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的含义及兴起的背景、目的和代表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当太平天国起义席卷清王朝半壁江山之际,列强又乘机大举入侵,清廷处于危局之中,统治者被迫逃亡。危机缓解后,清政府(     
A.全面新政,应对民族危机B.学习西学,筹办洋务企业
C.顺应潮流,鼓励民间设厂D.调整政策,充当列强工具
2 . 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英国是原发型工业化国家,中国则是后发型工业化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政府已颁布《专利法》,保护技术发明创新。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通过《航海条例》,鼓励扩展海外贸易和市场。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资产阶级在殖民地大肆掠夺:有人统计,1757~1857年间,英国仅从印度就攫取了价值10亿英镑的财富。不仅如此,随着对外贸易的繁荣和圈地运动带来大批的雇佣劳动力,英国的工场手工业蓬勃发展起来。有资料记载,当时的手工工场造一根针就要分成十八道工序,每个工人完成其中的一道工序,这样分工协作,一个工人每天能生产4800枚针,不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使劳动工具专门化,这就为发明和使用机器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发端于洋务运动。比之于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进行的产业革命,中国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的冲击,为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引进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也创置了一些有益于近代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设施,但因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不论是官府出资兴办的军事工业还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都难以挣脱君主专制传统的羁绊。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成英国率先进行产业革命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产业革命相比,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可借鉴哪些因素?
3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朝各省以湖南湘军为代表,纷纷筹资组建由地方政府控制的“勇营”。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后,地方督抚继续拥有相当数量的直属兵力,并集资为其大量装备西洋火器。这种情况
A.有利于洋务运动推行B.造成地方军阀割据的局面
C.有力抵抗了外来侵略D.确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
2021-06-2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仿真(1)历史试题
4 . 某同学在一节历史课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江南制江总局、轮船招商局、北洋海军”。由此推知,这一节历史课的主题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太平天国时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B.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C.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D.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2020-12-16更新 | 326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世纪60年代伊始,中国出现了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军事和实业一体化浪潮,其背后的指导思想使古老的体用范畴被赋予了时代的命题。下列各项中,与此思想不相符的是
A.“以中国之道,用泰西之器”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况我之所效西人者,但师其长技而已,于风俗人心固无所伤也”
D.“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7 .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D.推动实业救国
2019-08-10更新 | 1832次组卷 | 6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联赛历史试题
8 . 薛福成在一份代李鸿章所拟的奏疏中说:以前“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胁,兼受蒙蔽,所定条款,吃亏过巨,往往有出全球公法之外者”。以后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据此可知,洋务派
A.认为国势弱导致民族危机
B.着力抗击列强外交胁迫
C.初步具备近代外交思想
D.推行对外妥协的外交政策
2019-05-07更新 | 87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平行班)试题
9 .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既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的这份奏折被看作洋务运动宣言书,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和议”是指《天津条约》
B.所购器物以民用火轮船为主
C.根本目的是引进先进技术
D.镇压农民起义是其目的之一
2019-03-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省湘潭县一中、双峰一中、邵东一中、永州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优生联考历史试题
10 .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与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时间最接近的事件是
A.《本草纲目》问世
B.经典力学产生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洋务运动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