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的含义及兴起的背景、目的和代表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下面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题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
时间主题代表文献或译作
鸦片战争后了解世界《大英国统志》《四洲志》《海国图志》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求强求富《行军指要》《水师操练》《工程致富》等
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泰西新史概要》《中东战纪本末》《文学兴国策》等
20世纪初民主革命《万法精理》《独立宣言》等译作
科学启蒙《天文歌略》《地理歌略》《地球韵言》等
A.儒家正统地位已经动摇B.向西方学习逐渐深入
C.对民主的追求贯穿始终D.摆脱了天朝上国理念
2 . 如图所列内容为某学者对近代某次事件特征的概述。据此推断该事件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3 . 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人夫还会继续沉沦。”“这场革命”和“向西方学习”分别是指
A.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和清末新政D.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2021-09-06更新 | 754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是清政府中哪一派别的主张?出现在什么时期?
(2)以上材料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2-13高一下·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该观点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B.该观点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C.该观点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该观点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021-03-02更新 | 189次组卷 | 29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清代曾纪泽在《中国先睡后醒论》中写道“尚须庚申圆明园之火,焦及眉毛,俄国之僭伊犁,法国之吞东京,始知欧洲人四面逼近其地,势极形危险。盖自庚申一炬,中国始知他国皆清醒而有所营为……窃以此际,中国忽然醒悟。”此时的“忽然醒悟”导致了先进的中国人
A.开眼看世界,起到启迪思想解放的作用B.学习西方,迈出近代化第一步
C.托古改制,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强国之道D.结束专制,开启民主共和之路
7 . 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咸丰六年的《天津条约》和十年的《北京条约》,条款虽很多,主要的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同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奕䜣与文祥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他意在强调条约的签订
A.导致外国势力发展到北京
B.开启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C.激起了清政府的自强运动
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019-08-12更新 | 234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D.推动实业救国
2019-08-10更新 | 1832次组卷 | 6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薛福成在一份代李鸿章所拟的奏疏中说:以前“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胁,兼受蒙蔽,所定条款,吃亏过巨,往往有出全球公法之外者”。以后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据此可知,洋务派
A.认为国势弱导致民族危机
B.着力抗击列强外交胁迫
C.初步具备近代外交思想
D.推行对外妥协的外交政策
2019-05-07更新 | 87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求富”的口号。其根本目的是
A.用封建纲常伦理挽救封建统治
B.发展中国落后的近代科技
C.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封建统治
D.用西方政治制度维护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