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的含义及兴起的背景、目的和代表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许多著名新式学堂,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这些新式学堂

年份

1862

1866

1876

1880

1887

学堂名称

京师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天津电报学堂

广东水陆师学堂

类别

外语

军事

科技

科技

军事

A.终结了科举选才制度B.类型单一很难实现预期
C.立足培养实用性人才D.实现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2 . 学者雅各布·瓦伊纳认为,经济民族主义是“一种由国家广泛地运用国家的经济利益规范经济活动的学说”,财富是国家实力的根基。下列选项中符合经济民族主义定义的一项是
A.洋务运动B.实业救国C.抵制洋货运动D.三罢斗争
2021-12-02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884年7月任粤督后,张之洞就指出:“通商以来,各国挟其制造物产以图中国之利,断无禁阻之法,我而不自振作以图抵制,将财源日涸,民生日蹙,既不能富,其何以强?”“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这说明张之洞
A.认清了自强与求富的辩证关系B.倡导“师夷长技以自强”
C.主张与外国展开商战收回利权D.找到了中国贫弱的根源
4 . 某同学在一节历史课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江南制江总局、轮船招商局、北洋海军”。由此推知,这一节历史课的主题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太平天国时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B.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C.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D.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2020-12-16更新 | 326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6 .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D.推动实业救国
2019-08-10更新 | 1832次组卷 | 61卷引用: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2019-06-21更新 | 6038次组卷 | 5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等级考)试题
8 . 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2019-01-30更新 | 5926次组卷 | 80卷引用: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李鸿章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B.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C.体现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愿望D.“受人凌辱”指的是中国甲午战败
10 . 以下是1861-1884年总理衡门总署大臣、军机处军机大臣、其中总署大臣兼任军机大臣情况统计表。这种安排
时间总署大臣人数军机大臣人数其中总署大人兼任军机大臣人数
1861-1868年753
1869-1875年1054
1876-1881年1255
1882-1884年1264

A.有效抑制了地方官僚势力的崛起
B.有利于洋务政策的推行
C.加深了清政府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推动了政治近代化进程
2018-01-18更新 | 145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