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成功?失败?

有学者认为:尽管洋务运动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但是“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而儿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他们的成就有日共睹:兵工厂在我们的城市和港口建立起来;矿山得以开发;电报线网络连接国内各省和京域;悬挂中国国旗的轮船在沿海和内河的航道上进行贸易往来。

——摘编自(晚清驻法外交官)陈季同《中国人自画像》

材料二   自轮船通行江海,东南舟车多已经失业。现在津通失业之民,以车为生者约一万人,以船为生者约三万人,以行店负贩为生者约二万人……铁路开通之后,此项人等作何安置……今之谋国者,第之外洋之利,而不知所夺者止为中国穷民之利。

——摘编自《光绪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礼部尚书奎润等奏》

材料三   如图漫画《学生偏要毁了树》取材于洋务运动。图中年长者问:“孩子,你在我这里接触到那么多西学,你看这树……怎么救?”年轻学生回答说:“这种树并不适宜现在的环境,烧了种新品种吧!”



(1)材料一和材料二这类史料对研究这一问题是必需的吗?请说明理由。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洋务运动的看法为什么大相径庭?
(3)把材料一、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4)材料三意在说明什么问题?评价洋务运动要坚持哪些原则?
2021-11-10更新 | 2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山东卷)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图中人物说“有了这些洋玩意儿就可以富国强民了!”对此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最终达到了目的B.洋务派大量引进洋枪洋炮
C.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D.洋务派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3 . 漫画反映历史,下图是反映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一幅漫画,从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封建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C.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D.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4 . 1876年,浙海关税务司文书李圭参加美国万国博览会后写道,博览会“原以昭友谊,广人才,尤在扩充贸易”,而国人出外甚少,“多以无益视之”,若能明了西人办会之意,“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李圭的言行表明(     
A.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体系B.国人需重视对外交流
C.美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政府应倡导实业救国
2022-11-27更新 | 3321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甲午战争前晚清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构成图。这主要说明该时期
A.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削弱B.国家资本对近代工业的重要性
C.清政府没有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D.近代工业发展受制于列强侵略
6 . 1872年12月,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并且在当月公开向社会发行了股票(见下图),这是我国历史上发行的第一只股票;随后江南制造局、开平矿务局等工矿企业也相继发行股票,从此揭开了我国股票发行、上市的序幕。由此可知,当时
A.民众对洋务企业寄予厚望B.中国国内证券交易市场已形成
C.近代经营理念影响洋务派D.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捉襟见肘
7 . 自古以来,交通事业的发展关乎社会进步、国运兴衰甚至世界文明演进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政治上的统一为水陆交通的发达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所以当时的水陆交通比春秋战国时期要发达得多。驰道是秦汉时期陆路交通网的主干,可通向全国主要城市。驰道于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 220 年)开始修建、早期的驰道以秦的都城咸阳为中心,延伸到全国各地,其分布区域是:“东穷燕、齐(今河北省、山东省广大地区),南极吴、楚(今江苏省、安徽省和湖北省)”,“西至临洮、羌中(今甘肃省、青海省一带),北据河为塞”,并沿阴山至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县北)。

——张传玺、楼宇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求,这种运输工具可以大批运送煤和矿石。这引起了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 1830 年时拥有 2500 英里长的运河。与运河时代相提并论的是伟大的筑路时代。1750 年以后,一批筑路工程师——约翰·梅特卡夫、托马斯·特尔福德和约翰·麦克亚当——发明了修筑铺有硬质路面、能全年承受交通的道路的技术。乘坐四轮大马车行进的速度从每小时4英里增至6英里、8英里甚至10英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80 年末,刘铭传请修铁路: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旅行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图之。李鸿章本同此心,倾力相助:“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更多的人是“群相哗骇”,指“铁路之说,刘铭传倡于前,李鸿章和于后”,是“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外夷以谋利为主,中国以养民为主,所以,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在义与利的对立之中显示农业社会对工业社会的排斥。而朝野之上下更容易让人接受的是因为铁路而致“山川之神不宁,即旱涝之灾易召”,这种观念虽然不可论证,却比能够论证的东西更合乎社会心理。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交通建设产生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运河航运和公路运输获得发展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早期铁路事业步履艰难的原因。
8 . 1901年,张之洞和刘坤一在联名奏折中提出:“非育才不能图治,非兴学不能育才,非变通文武两科不能兴学,非游学不能助兴学之不足。”这表明他们主张
A.兴办学堂,实行义务教育
B.改革科举,派送学生出国
C.设外务部,编练新式军队
D.裁撤官吏,引进西式人才
9 . “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基于这种认识,洋务派着手
A.创办军用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创办近代海军D.创办新式学校
10 . 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见下图)。下列表述内容与该图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A.“遗其体而求其用”
B.“然欲自强 必先理财”
C.“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橹”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