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由于长期的战争,重庆地区人口稀少,满目箫条,经济和社会遭到空前的破坏。广大农民不仅要承担规定缴纳的租赋,还要承担起过正赋数倍的加派、杂税和力役。为了恢复重庆经济,清王朝实行了一系列鼓励移民的措施……乾嘉年间的重庆人绝大多数是移民的后裔。据巴县档案记载,乾隆三十八年重庆定远厢共有300户,其中从事工商业的占208户。同时,大规棋移民也导致了重庆地区人口的迅速膨胀……1810年到1850年,重庆城市人口从5万增加列20万人。移民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摘编自李东芝《近代重庆城市经济近代化研究(1876—1949)》

材料二重庆商业中心形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时期,因而就不能不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重庆商业中心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以1891年强迫重庆开埠为标志,“商埠且因外人的强迫而开放,商人的地位便完全被动”。商业投机是指利用或操纵市场,通过囤积居奇、贱买贵卖等手段而牟取暴力的商业活动。投机商人预测某种商品价格或黄金、外汇、有价证券将要上涨或下跌,以少量押金大量买进或卖出,或买进,从差价中牟取暴利。在重庆开埠后的很长时间里,商会和同业公会管市政府放任自流。

——摘编自周勇《重庆通史》

材料三1983年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大城市。在改革试点中,重庆实行计划单列,并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扩大了重庆管理经济社会的自主权,突出了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各项政策的的落实,重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以直接向中央申请立项,自身的财力也得以增强。在此基础上,重庆市提倡按经济规律办事,引入市场机制,增强了企业和社会经济活力,这与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约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和实践发展逻辑是一致的。

——摘编自袁仁景《改革开放——重庆发展的灵大历史机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门纳明末清初初重庆[的社会经济状况,并分析消朝鼓励移民对重庆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重庆商业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重庆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023-01-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主要职业经理人在各行业占比统计情况。这一现象(     
A.印证了救亡图存运动活跃了中国经济B.说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表明重工业领域得以持续快速的发展D.有利于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 . 1905年,江南船坞为改变经营状况,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独立出来,改为民营。1905—1911年间,共造船舰136艘,相当于此前近40年总产量的9倍。1911年所造“江华”轮,质量超过同期英商祥生船厂的轮船。该船厂经营变化主要得益于(     
A.国家重视军舰的建造B.清政府财力的支持
C.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D.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2022-11-29更新 | 392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所示为1894~1920年中国产业资本变化估计情况。表中数据的变化(     
年份资本额(万元)比重(%)
私人资本国家资本合计私人资本国家资本
1894年722.52796.63519.120.5379. 47
1913年15 498.714 887.530 386.251,0148.99
1920年42987.427 091.870 079.261.3438.66
A.表明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B.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相对宽松
C.缘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折射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融入世界市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鼎革之际,有不少“不肯事清”的中国人,跟随海外贸易的航路逃往国外。清初,清统治者将这些不肯事清的所谓“汉人”的华侨视为“背弃祖宗庐墓”的“莠民”和“自外王化”的“弃民”。“华侨入海,非奸则盗”“不是通番,就是叛逆”。为防止沿海人民出洋增强寓居海外“汉人”的力量,清政府对海外贸易及华侨出入国采取了严厉的限制措施。对于荷兰、西班牙等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大肆屠杀华侨的暴行,清政府不闻不问。

——摘编自许肇琳《试析清代前期华侨政策及海外移民转变》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在秘鲁等地的华工及华侨受到大规模的、骇人听闻的迫害,清政府立即与秘鲁、西班牙政府进行交涉,并派出容闳等官员前往该地进行实地调查取证,并于1874年与秘鲁订立“查办虐待华工专条和商约”,使西班牙等国作出了一定的让步。

随着与海外联系的加强,清廷特别是洋务派逐渐认识到:侨居海外的华侨绝大多数都是被生活所迫才出国的。他们虽侨居海外,身在异邦,却心系祖国。在新加坡,“华民十五万,富甲各埠,除衙舍公产外,所有实业,华人居其八,洋人仅得其二”。1905年,陈宝琛发起组织的福建全省铁路有限公司,南洋华侨投资就达200多万元。

——摘编自韩小林《论清代华侨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初期与晚期清政府对待华侨态度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华侨政策调整的重要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兴建铁路,增辟内河航线,直接沟通内地和通商口岸的联系,扩大贸易地区。当时海关贸易报告曾记述:“通过这种工具(指:铁路),外国贸易能进入的地区大大扩大了。凡铁路所到的地方,那里就兴起了过去梦想不到的繁荣贸易。”……据1910年统计,中国进口商品中,消费资料占82.4%,其中直接消费品又占65.4%,而生产资料只占17.6%。出口商品中,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占81.3%,其中半机器品占11.9%,机器品仅为6.8%。在6.8%的机器制品中,大部分还是外资工厂的产品。

——摘编自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对外贸易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7 . 如表为晚清国家资本产业的资本数变化表(单位:万元)。这反映出当时( )
项目1894年1911年
交通运输业169439390
纺织工业490200
煤矿业820588
金属矿、冶炼、石油6824606
机器和兵工业10711394
银行行业4489

A.近代航运业得到长足发展B.纺织工业发展受挫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D.政府投资重心转移
2022-08-03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3月网络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8 . 结合所学,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部分)

类别

1895-1900年

1901-1904年

1905-1911年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轻工业

111

1524.8

62

1515.8

408

5198.1

重矿业

18

376.7

20

486.0

77

2322.7

交通业

53

62.2

43

3459.9

104

3926.9

——据《中国现代化历程》资料整理订定

A.重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B.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
C.传统经济形式已然淡出历史舞台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2022-06-14更新 | 5586次组卷 | 50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899年南通大生纱厂开业,其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周边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产之际挽救了纱厂,并推动它走上迅速扩展之路。这一现象反映(       
A.机器大生产导致了小农经济破产B.个体手工业阻碍机器大生产发展
C.“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D.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
2022-06-08更新 | 4467次组卷 | 42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鸦片战争后,物美价廉的“洋货”取代本土生产的“土货”很快得到中国百姓的青睐。但在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货”取代“土货”成为与“洋货”相对应的词汇,逐渐受到民众欢迎。这种变化得益于
A.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B.实业救国的实践发展
C.世界市场的商品供应D.资本输出的日渐缓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