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轮船航运与社会经济】

材料一   中华民国初年,民营轮船航运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是虞洽卿三北(镇北、姚北、慈北)轮埠公司的创设。虞洽卿创立和经营三北公司的历程见表:

时间经营发展状况
1913年在家乡镇海龙山镇创办了三北轮船公司,先后购置“镇北”“慈北”“姚北”号三轮,时人称为“小三北”。
1914年把三北轮船公司改名为三北轮埠股份有限公司,设总公司于上海,设分公司于龙山镇、镇海、宁波,拟定章程,向华商募集股本20万元,以扩大三北轮埠公司的规模。
1915年变卖了早年在上海收购的大量房地产,决定独资经营三北轮埠公司。
1916年购买荷属巴达维亚一家轮船公司的2,000余吨级的“彭立珊”号轮船,改名“升孚”,开辟上海至宁波航线。又在上海设立了鸿升码头堆栈公司,同时经营码头和堆栈业务。
1917年设宁兴轮船公司,置3439吨的大轮“宁兴”号行驶于沿海。
1918年兼并了依托于英商的鸿安公司的“长安”“德兴”二轮及其设在镇江、南京、芜湖、九江、汉口等处的码头、趸船、仓库、栈房等,于次年取消了英商注册,而由北洋政府交通部注册为华商鸿安商轮公司。随后又添置了“武林”“之江”“华盛”等轮。
1921年三北轮埠公司、宁兴轮船公司、鸿安商轮公司已拥有自有轮船18只,约2万余总吨。
1922年收购肇成机器厂,改名三北轮埠公司机器厂。至此,虞洽卿拥有了包括三个轮船公司在内,并配有自己的码头堆栈和修理厂的完备的轮运企业集团——三北航业集团,为当时民营轮运业之冠。

——摘编自苏生文著《中国早期的交通近代化研究(1840—1927)》

材料二   近代轮船航运在中国的出现,作为一种明显高于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的体现,作为一种大量机制产品进入中国内地的载体和外部世界信息进入的媒介,它的出现本身,就是对古老中国的强大震撼和冲击,这种影响和作用,绝非仅仅停留在商业的变化、城市的兴衰更替和交通运输功能改善本身,而是会波及和扩散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中华大地的各个方面。

——摘编自朱荫贵《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北公司在1914至1921年发展迅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022-11-2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张謇认为:“至于铁矿需本(资金)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借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赡养人民之生活。”这一认识
A.从根本上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B.适应了近代经济发展需求
C.说明政府兼顾民生与工业发展D.反映了对外关系趋于缓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民国前期,原有的华商煤矿得到扩充,如山东中兴煤矿:外人经营者酌予收回,如河南六河沟煤矿与直隶井陉煤矿;新成立煤矿公司约十余家。1914年起,汉冶萍公司兴办六个铁厂,铁、钢产量和钨、锑开采量均有增加。中国经济的上述变化说明在这一时期
A.工业技术进步明显B.华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C.实业救国取得成效D.中国工业结构有所改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前,我国创办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机器厂共29家,资本总额为4024千元。1912年至1927年,新设企业达63家,资本总额为5679千元。1902年设立的大隆厂,创办资本为1万余元,1925年左右其资本额增加到28万元。一些原来只局限在修理业务的机器厂此时也能仿造一些机器,如大隆机器厂所制造的传动装置,被很多纱厂采用,并逐步过渡到生产成套纺织机器。这一阶段,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也超过了前一时期,从1912年开始,出现了诸如酸碱、涂料、西药等一些新兴化学工业门类。1912年至1927年,全国新设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电厂有288家。然而,重工业落后、薄弱的局面未能根本改变。

——摘编自俞国等《如何看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材料二   “一五”计划的实施结果是,五年基本建设实际投资总额为550亿元,农林、水利等基本建设投资占8.2%,工业部门占56%(其中轻工业占15%,重工业占85%);农业年均增长速度为4.5%,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为18%,其中轻工业年均增长12.9%,重工业年均增长25.4%。

——摘编自叶扬兵《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前期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时期工业建设的显著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2021·广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14年3月至5月,北洋政府颁布《矿业条例》《矿业条例施行细则》《矿业注册条例》等法规,对金、银、铜、煤、铁等重要矿产的开采规定,不论是否拥有地面的所有权,以先呈请矿业权者优先。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
A.改变了我国轻重工业比例结构B.有利于中国矿业发展的近代化
C.缓解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D.标志着近代矿业法律体系形成
2021-05-01更新 | 257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19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一战期间,北京政府农商部颁布行政令:“机械制品西式货物输出外国者,免除一切税厘;机械制品西式货物运销国内者,于经过第一税局纳一次正税后,除京师崇文门落地税外,免除一切税厘”。上述行政令
A.加强了政府对工业企业的控制B.改善了民族企业的发展环境
C.阻滞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2022-03-1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观察下图。它反映了
A.经济形势与政府决策的关系B.民族情感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C.经济发展对社会环境的依赖D.经济发展与政治运动的互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荣氏兄弟于20世纪初创立面粉厂,1909年面粉厂因意外濒临破产,于是荣氏兄弟向美商恒丰洋行借款12万两白银,购买了国外全套最新的面粉机,面粉厂获得新生。1913年到1918年,荣氏兄弟的面粉厂增至10家,日产量可达4.2万袋。这表明
A.面粉业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繁荣B.帝国主义加剧了对中国的掠夺
C.实业救国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D.民族企业的发展受国际环境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1年,荣氏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下,注册成立了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它主要管理茂新面粉公司、福新面粉公司和申新纺织公司,兼营铁工厂、堆栈、储蓄等业务,还投资银行、水泥厂、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和上海面粉交易所等。由此可知,该公司(     
A.成为跨行业的垄断性企业B.受益于国民政府的实业政策
C.是官僚资本扩张的受益者D.采用了近代新式的经营模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商企业掀起了一场长达40多年的国货运动,他们巧妙地将国货产品的生产、宣传、销售、消费同民族情感有机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国人认为吸烟是爱国,听戏是爱国,喝酒是爱国,精心化妆脸蛋同样是爱国。这反映了
A.国货消费成为市场的主流B.经济活动对民众意识的影响
C.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D.国货与洋货的竞争非常激烈
2022-01-25更新 | 216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