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如表为中华民国三十年重庆5家政府企业产品的产量统计情况(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种类大炮步枪炸药包飞机炮弹地雷手榴弹
数量526门33000支20000余个40多架6万多发38000个45000颗
A.活跃了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B.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C.为持久抗战提供了有力支撑D.冲击了官僚资本的地位
2 .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与苏联贸易发展迅速,双方贸易总额1947年已达930万卢布,1948年达到了1510万卢布,1949年增长到20500万卢布。在双边贸易中东北向苏联出口的是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苏联向东北解放区出口的是棉布、棉花、机器设备、医药用品等军需物资,这一时期,双方的经济往来(     
A.加强了东北对苏联的经济依赖B.提升了东北解放军的战斗力
C.有助于中苏两国外交关系改善D.推动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进程
3 . “皖南事变”之后,陕甘宁边区在生产、生活、军事等方面的物资匮乏情况极为严重。1942年8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食盐专卖条例》,9月成立公私皆可入股的食盐专卖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食盐的对外统销业务。这一政策
A.保证了盐业产供销正常运行B.打击了日本和国民政府双重封锁
C.大大提高了盐工生产积极性D.满足了根据地人民群众日常需要
2022-05-26更新 | 30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休假制”。1940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八小时工作制还难于普遍推行,在某些生产部门还须允许十小时工作制。其他生产部门,则应随情形规定时间”。这一调整
A.调动了工人阶级劳动热情B.保障了民族工业生产发展
C.加剧了劳资双方经济矛盾D.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面抗战爆发后,东部沿海工业在炮火中艰难向西南大规模迁移,包括机械、化学、电器、钢铁、纺织工业等。内迁工厂在1938至1940年间的生产总值达14586万元,平均每厂内迁后产值累计为473568元。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是
A.使得国民党政府不再消极抗战B.为抗战胜利提供精神和物质保障
C.迫使日本取消了以华治华策略D.保证近代工业体系的独立与完整
2022-05-23更新 | 291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并强占胶东半岛后,为了满足其侵略军的需要,于1903年在青岛建立起啤酒厂,这是我国历历史上第一家啤酒厂。这家啤酒厂是以德国资本为主,英国人投资合作,当时叫做青岛英德啤酒公司。

七十五年来,青岛啤酒厂的发展是很曲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投降而告终,参加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的中国,不仅没有从德国方面取得任何利益,反而让日本帝国主义把德国侵占的胶东半岛强占了去。日本接管青岛以后,由于青岛啤酒厂是德国人办的,所以,它要接收。但青岛啤酒厂有英国人的资本,经过几度交涉,日本帝国主义把青岛啤酒厂硬作价买了去,只付了英国人的那份资金,对德国人的资本则实行没收。于是青岛啤酒厂便改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的一个分厂,啤酒的商标为“太阳牌",与日本本国的商标相同。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青岛啤酒厂伸出了魔掌。四大家族之一的陈果夫派出曾养甫在青岛组织“齐鲁公司”,将啤酒、面粉、油脂、橡胶玻璃等厂“劫买”了下来。从此,青岛啤酒厂便落入四大家族之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了青岛啤酒厂,对工厂进行了整顿,扩大了设备,增加了生产,并从一九五四年开始试行出口。

——载自《文史资料选辑第六十八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青岛啤酒厂的发展阶段,并分析不同阶段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021-12-19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为实行“社会革命”,1948年国民党当局推出《农地改革法草案》。条文中规定了土地农有、温和地补偿地主“地价”、现役军人服役期间得准其保留农地所有权、自耕农民得加入当地农业合作社等内容。据此判断,这一草案的颁布
A.有利于扩大国民党的阶级基础B.说明国民党效法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
C.是国民政府对民族危机的应对D.体现了国民党对改进统治秩序的思考
2021-12-10更新 | 270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