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全面抗战时期,金陵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广东兵工厂等迁往重庆,集聚了全国主要兵器生产能力。由汉阳铁工厂、上海钢厂迁渝联合组建的大渡口钢铁厂,成为大后方唯一的钢铁联合企业。由此可知
A.重庆作为通商口岸适合工厂内迁B.工厂内迁源于抗战相持阶段到来
C.中国工业的血脉在重庆得以延续D.内迁工厂成为重庆化工唯一支柱
2 . 1947年,国统区的孩子拿法币作引火之物,有的把法币贴满屋子,有的甚至将其用作手纸;在香港,1万元法币仅值港币2.4元,而1万元冥币值港币4.8元,市民在敬祖烧纸时多以法币代替冥币。导致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经济体制导致物价下跌B.敬天法祖的行为观念与时俱进
C.国民党的统治逐渐失去权威D.受国内政治形势和战局的影响
2022-04-23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日本设立的“中国联合准备银行”(“联银”)分行城市表。“联银”从事普及“联银券”,要求群众手中的法币必须兑换价值极低的“联银券”等伪钞。日本设立“联银”的目的在于
分行名称
设立年份
天津
1938
济南
1938
唐山
1938
烟台
1938
青岛
1938
石家庄
1938
太原
1938
山海关
1938
分行名称
设立年份
新乡
1939
运城
1939
徐州
1939
秦皇岛
1939
临汾
1939
开封
1939
海州
1939
A.强化战时物资管制B.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C.转嫁负担以战养战D.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4 . 1942年9月,蒋介石制定《加强管制物价方案》,对工资、运价等进行限制,要求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实行同一价格。1943年3月,行政院颁布了《限价议价物品补充办法》,对粮、油、盐、棉、纱、布、燃料、纸张、运价、工价以外其余物品均实行统一议价。据此可知当时
A.民族工业遭遇巨大挫折B.官僚资本垄断性削弱
C.战时经济体制逐渐加强D.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6年11月《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在南京签订,该条约具体内容多达数十项条款,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1)缔约双方国民在彼方领土内居住、旅行、经商、金融、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置购动产、进出口关税等方面,彼此享有国民待遇;(2)缔约双方在进口关税、采矿、内河及沿海行船与通商、购置不动产方面,彼此享有最惠国待遇。以下四个选项中对该条约点评准确的是
A.是战后中国参加国际事务有所作为的表现
B.只对缔约一方单方面优惠的不平等的条约
C.所有规定对于缔约双方都是平等而互惠的
D.实力差距使平等停留于形式互惠实为单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8年,国民党统治区出现了“工不如商,商不如囤,囤不如投机”的局面,大量各类资本转向了投机商业、囤积物资和炒卖贵金属、外币。这表明,国统区
A.通货膨胀得到遏制B.工业生产日益恢复
C.货币信誉得到提升D.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2021-09-09更新 | 344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48年11月,中共旅(顺)大(连)地委在币制改革的过程中,首先颁布《货币改革实施细则》,并设立102处兑换所,同时深入群众逐户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妥善地处理了群众关心的债务和物价问题,改革历时七天顺利完成。这
A.体现了中共高效的城市管理能力B.建立了健全的财政制度
C.奠定了辽沈战役胜利的经济基础D.保证了财政收支的平衡
8 . 如图是抗战时期四川农民购买力指数表,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农民实际收入呈现持续增长之势B.资源短缺加剧四川农村经济凋敝
C.粮食价格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D.日军经济掠夺是变化的直接原因
9 . 20世纪30年代以前,大连港以进口砂糖、面粉、纤维制品等物资为主,出口豆制品、煤炭、生铁等物资。从30年代中后期开始,五金机械类(包括石油)等生产器材的进口急剧上升,针对英美等国的物资出口出现明显萎缩。其主要原因是
A.英美等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东北成为日本战争物资供给基地D.洋货受到东北传统农业经济抵制
2021-05-22更新 | 1089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10 . 以下记载出自1949年浙江大学教授夏承焘的日记:

据此可以推知国统区
A.社会秩序异常混乱B.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C.四大家族疯狂掠夺D.国民政府失去民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