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1942年5月前后,日商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严词拒绝。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据此,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
B.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C.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2 . “抗日战争胜利了,民族工业为何却陷入绝境了呢?”下图所反映的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的原因之一是
A.美国对华经济侵略与掠夺加剧
B.官僚资本摧残、挤压民族企业
C.国民政府增捐加税,通货膨胀
D.民族工业原料昂贵,产品滞销
3 .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从这段描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①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                         ②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③小农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④农村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民国三十一年设厂数为1138家(其中民营1077家),民国三十三年只有549家(其中民营533家),民国三十四年,民营设厂数只有68家。……重庆民国三十二年871家工厂中,停产者达270余家,……衡阳有民营机器业90家,已停工者达20家,占22%。上述数据说明( )
A.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遭受严重挫折B.西部和南部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心
C.实业救国思潮的涌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D.官僚资本是当时民族经济发展的最大敌人
5 . 1935一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
年代生铁锰矿
1935年2565657870613609174731400
1936年4143158099963990298543400
1937年5563479586833723046979187

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
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
8 . 1937年,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这说明
A.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互利双赢
B.官僚资本实力雄厚,领导了民族工业
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
D.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以谋求发展
10 . 下图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下列对此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反映的经济形态在我国近代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B.曲线②③反映的经济形态均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C.曲线④反映的经济形态最能代表我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流
D.曲线⑤反映的经济形态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