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且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国民政府的上述举措意在
A.调整原有的工业布局B.扩大军备以进攻苏区
C.为抗日战争奠定基础D.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
2021-04-01更新 | 606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1948年米谷创作的漫画《伪金圆券:这难道是我昨晚脱下的鞋子吗?》。漫画中,画家把金圆券画成人形,一夜之间身体缩小了几十倍。昨晚穿的一双鞋比它的身体还要大,如同两条船。该漫画反映的现象
A.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B.加速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C.源于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D.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
3 .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这一声明
A.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
C.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
2016-11-27更新 | 2163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预测历史试题
4 .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休假制”。1940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八小时工作制还难于普遍推行,在某些生产部门还须允许十小时工作制。其他生产部门,则应随情形规定时间”。这一调整
A.调动了工人阶级劳动热情B.保障了民族工业生产发展
C.加剧了劳资双方经济矛盾D.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需要
5 . 1942年9月,蒋介石制定《加强管制物价方案》,对工资、运价等进行限制,要求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实行同一价格。1943年3月,行政院颁布了《限价议价物品补充办法》,对粮、油、盐、棉、纱、布、燃料、纸张、运价、工价以外其余物品均实行统一议价。据此可知当时
A.民族工业遭遇巨大挫折B.官僚资本垄断性削弱
C.战时经济体制逐渐加强D.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
6 . 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B.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
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2019-01-30更新 | 198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3年周学熙创建了华新纱厂,后因一战爆发而中止。1919年再建,1920年竣工投产。开工初期,青岛只有“内外棉”一家日本纱厂,至1924年日本纺织厂扩充到六家,对华新形成包围阵势。日商凭借势力,竞相压价倾销,导致华新纱厂1925年亏损32万元。华新纱厂提出“六大改革措施”,改善管理,提高待遇,与日商竞争,始终立于不败之地。1935年,华新纱厂一举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印染联合企业。1938年,日军侵占青岛,日商宝来纱厂强迫购买该厂。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一年多反复交涉,终将青岛华新纱厂收回,青岛华新纺织印染厂得以恢复。1953年,华新纱厂实现了公私合营,1966年,更名为青岛国棉九厂。

——编自吕伟俊《韩复榘统治下的山东商业》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8 . 如图为1938年4月28日国民政府财政部《改善地方金融机构办法纲要》的部分内容。这些规定旨在通过调剂内地金融
(一)各地方金融机关为增办农工矿各业放款的需要,得向中交农四行领用一元寿及辅币券以资调剂
(二)一元券及辅币券的准备,除二成法币和三成公债外,其余一律可用上项农工矿业投资充之,以适应地方生产事业的需要
(三)其所以规定只准领用一元券及辅币券,因此等小额币券,正合于农田水利矿产开发支付工资的用途,意在深入农村
A.巩固法币的垄断地位B.强化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
C.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D.增加生产以适应战争的需要
2022-05-27更新 | 204次组卷 | 4卷引用:名校联盟山东省优质校2022届高三毕业班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图1、图2、图3是中国近代三个历史时期(1860—1894年,1901—1914年,1937—1945年)中国境内新建近代工业的空间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备注:核密度呈现的是被分析对象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集聚程度)

——据刘静等《中国近代城市工业时空演变分析》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近代工业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1-03-28更新 | 43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如表为近代某城市连续十年零售物价指数表,该城市应是
年序12345678910
指数104127203586169548241153139099168388293588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北京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南京
C.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D.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