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四川广元大华纱厂诞生于全面抗战的烽火之中,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难的时候,书写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传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3年,实业家苏汰余与徐荣廷投资组建“裕大华”纺织集团公司,并在石家庄创建大兴纺织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棉纱不断冲击中国市场。1934年,时任大兴纱厂厂长的石凤翔提出向西部发展的思路,筹建西安大华纱厂(大兴二厂)。该厂在1937年第二次扩建,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工业企业。19391011日,纱厂第一次遭到日军飞机轰炸,直接经济损失达200多万元,一度被迫停产。194156日,纱厂再遭日机轰炸。经考察,石凤翔在四川广元建立了大华纱厂,并将西安大华纱厂较好的动力设备和纱机拆迁,运往四川广元。

材料二   广元县志记载,193910月,石凤翔修建西安大华纷厂广元分厂,简称广元大华纱厂。大华纱厂的防空洞依山势南北走向而建,可容纳约2500人。为躲避日机轰炸,大华纱厂的全部机器设备都安装在山洞内。大华纱厂成立了大华联运处,统一管理从美国购买的40辆大卡车。大华联运处除购买汽车外,又购买了120部胶轮大车,用骡马200匹左右,有运输人员140余人。大量的棉纱军需用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抗战前线。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何广华、何明圆《广元大华纱厂的抗战传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华纱厂的曲折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元大华纱厂建设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广元大华纱厂发展的意义。
2 . 以下记载出自1949年浙江大学教授夏承焘的日记:

据此可以推知国统区
A.社会秩序异常混乱B.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C.四大家族疯狂掠夺D.国民政府失去民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9年4月出版的《中国豪门》一书中记载:“中纺公司在三十四年即成立……中纺接收敌伪工厂达六十一单位,共纱锭一百七十五万八千四百八十枚(占全国百分之四十),线锭三十三万零二百五十六枚,布机二万八千五百九十一台……中纺资产约值三万五千亿之多(三十六年春),工人达八万之多……中纺现在既为中国银行系统的人掌握(如青岛天津各地经理,几全为中行分子),过二年以后,便可以出售民营。”据此可知
A.民族工业发展困境因此缓解B.国统区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C.国民政府已经放弃经济统制D.官僚资本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4 .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大公报》中记载:“顾客清晨等候店铺开门……百货营业额较平时增加了3到4倍,甚至10多倍。南京路四大货物种类已残缺不全。……清晨五时,中央银行已是人山人海,估计有十万人。”这表明
A.货币贬值,出现抢购和挤兑风潮B.上海经济发达,社会购买力强
C.经济前景乐观,人们热衷购物D.物价下跌,人们纷纷抢购商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史料记载,一百元法币在1937年可以买黄牛2头或耕牛1头,第二年可买黄牛1头,第三年可买猪1头,到1947年只能买煤球1个,到1949年仅能买到0.00000000185两大米。这一现象导致
A.内战全面爆发B.黄金贬值C.民众生活困苦D.通货紧缩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史记·平准书》云:“(汉初)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司马迁的这段记载,用“困”“辱”二字准确概括了汉代的抑商政策。两汉以降,历代王朝的抑商政策与立法主旨不外“困”“辱”两途。

----范忠信等《论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

材料二1882年美国人华地玛想在上海设立纺织厂。清政府除了通过外交途径阻止其设厂外,还通过逮捕惩办等方法迫使投资于公司的华商退股,终于使华地玛的计划落了空。日本人也想在上海开设织布公司,“经日本钦差与中国官、商议其事,卒不果行。”

----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

材料三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西迁,这一举动被称为中国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内迁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它们带去了大批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带动了整个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使大后方第一次建立了带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刘国武《抗战时期内迁民族工业的历史作用》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分析其实施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清政府对近代工业的不同态度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0-08-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账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有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

材料二   奠定荣氏商业世家基础的便是荣毅仁的父亲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伯父荣宗敬雄才大略,父亲荣德生讷于言而敏于行,平实勤励。他俩早年随父经营钱庄业,后贩面粉北销,获得厚利,遂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经营后更名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材料三   荣毅仁说:你们知道我家过去是搞面粉厂的。面粉厂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说一个故事。武威物时候很不容易,刚开始没有多少钱,有一年发大水,小麦很潮,放久了有一股味道。我父亲就下命令,不能买潮湿的,都得买最好的。后来,市场上的面粉一比较,我们的最好。荣德生在1943年对自己的经营之道以一副对联作了总结“意诚言必中”“心正思无邪”。荣宗敬的名言是:造厂力求其快,设备力求其新,开工力求其足,扩展力求其多,因之无月不添新机,无时不在运转。人弃我取将旧变新,以一文钱做三文钱的事,薄利多做,竞胜于市场,庶必其能成功。……荣氏兄弟在银行拥有股份,并且还与银行总经理结成儿女亲家,为企业借贷扩张打下了基础。

材料四   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后,荣氏企业备受重创,申新一、二、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在此逆境下,荣氏家族为求生存,历经艰难,将申新四厂、福新五厂迁往后方。抗战胜利后,荣德生力阻荣氏部分企业向海外拆迁,坚守产业,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它的实质是什么?这一现象最终结果及其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荣氏兄弟发展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的二十余年中,发展最快的是哪一段时间?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述荣氏家族的经营思想。
(4)根据材料四国民党统治后期荣氏企业艰难发展直至后来向海外拆迁,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
(5)通过以上材料对荣氏企业兴衰历程的介绍,谈谈你对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认识?
2020-06-0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香港《工商日报》一九三九年六月十日的记载:统计目下已迁至川、滇、湘等省之工厂,已有三百余家,此种工厂,可分为九大类,即采矿、电机、无线电、化学、罐头、陶瓷、印刷文具、五金、纺织、皮革等,其分布之比较,约为四川占44%,湖南占39%,广西占百分之6.9%,陕西占6.5%,其他云南贵州各占3.6%,这种情况
A.有利于合理工业布局形成B.导致近代工业中心的转移
C.对抗战胜利起到决定作用D.推动文化重心的根本转移
2020-05-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年3月,“商统会(汪伪政府机构)”成立,之后不久,适逢上海米价猛涨并带动了上海物价飞涨,汪伪政府认为这次涨价与投机者囤积居奇有关,而且棉纱布及棉花原料的投机交易最为严重。同年8月,“收买棉花布上海办事处”成立,着手办理棉纱布收买事宜,办事处组织对上海市所有的针织厂和商号所存的棉织品进行稽查,对其中41家所存的华商棉纱布予以查封,靠这种强买强卖的做法,日伪收买了大量的棉纱棉布。按当时市价,20支蓝凤纱每件为4万元,而强收价格为1万元。这种强制征购使上海出现两大问题:(一)布店全体失业,无以为生,(二)市民预购尺寸之布而不可得。

——摘编自潘前芝《沦陷区战略物资统制》

材料二 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军烧杀抢掠的硝烟尚未散尽,一支特种兵应运而生,这就是专以征服中国民心为主要任务的宣抚班。宣抚班有专门编制,正副班长均由日本军官充任,班内成员则统称为宣抚官,“宣抚官”中有的能写会画,有的巧言善辩,有的则懂得医疗。宣抚班成员须经日本人严格筛选,一旦经过筛选即可出任各种伪职,捞到不少油水。宣抚班打着种种充满温情色彩的“宣抚”旗号,企图尽量使沦陷区百姓淡忘对入侵者的敌视和仇恨。日本宣抚官夜濑不逢曾记载:“我们拼命的费尽口舌,其效果也不及如此。”

——摘编自王龙《日军“宣抚班”真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收买棉花布上海办事处”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对华“宣抚”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军侵华带来的影响。
2020-01-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面是中兴公司经营状况变化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创与转型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二   辉煌与停滞

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

1938年,日军侵占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被日本三井株式会社攫取,八年间有4000多名矿工死于日本侵略者“以人换煤”的法西斯血腥政策之下。

材料三   新生与跨越

1952年,中兴公司实行公私合营,中兴公司转变成枣庄煤矿,生产得以恢复。

1999年,枣庄煤矿由于资源枯竭,关井破产重组为新中兴公司。如今,企业已在美国、拉丁美洲、非洲及欧洲积极拓展业务,一个现代化跨国公司正在形成。

——据梁志旺《“一个活着的民族工业发展史”——枣庄“百年中兴”》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兴公司实现转型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影响中兴公司发展的因素。
(3)依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兴公司性质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兴公司实现“跨越”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