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以西北作为大后方支援抗战,大批政府官员,学者前往青海实地考察,为青海垦殖事业建言献策。在全国开发西北的浪潮的推动下,青海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丈地清赋工作,耕地面积及农产产量在三十年代持续攀升。四十年代中期以后,国民政府对西北地区的关注程度逐渐冷却,青海省政府也逐渐放缓了对本省的农业开发,青海省的农垦活动演变为政府形式化、公式化的敛财手段。

——摘编自狄新昊《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青海农垦研究》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宁夏农垦围绕“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管理体制、生产结构、经营方式、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财务包干,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和场(厂)负责制,打破了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特别是1983年中央提出“国营农场要办家庭农场”后,自治区农垦局下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一九八四年一号文件的若干政策规定》。1984年在垦区开始试办,职工由单纯的生产者变为生产经营者,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到1986年底,农垦系统已建起6000多个家庭农场,基本上完成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变革。19811988年累计实现利润6889.7万元,缴纳税金3929万元,利税合计1.08亿元。

——摘编自廖周《宁夏农垦改革初期问题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对青海农垦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宁夏农垦改革的特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边疆开发建设的意义。
2024-04-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浙财团最早的雏形是宁波商帮。……至中华民国初期,江浙籍人士控制的银行已成为上海金融界最重要的力量,江浙财团至此正式崛起并达到鼎盛时期。三十年代随着日本入侵的威胁日益临近,国民政府对经济的统制程度日渐加深,至1935年时,全国2566家银行有1971家被国民政府控制,江浙财团在经济上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它们中许多银行和企业被兼并,逐步地沦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附庸。这种局面的形成,标志着江浙财团开始瓦解。

材料二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西迁,这一举动被称为中国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内迁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它们带去了大批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带动了整个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使大后方第一次建立了带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刘国武《抗战时期内迁民族工业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八年间,西南联大共培养出8000多名学生,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南联大从军学生前后一共达到834人,其中不乏主动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除了担任翻译外,联大学生还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和中国空军。数百健儿血洒长空和缅北丛林。……师生们办起了大批中学,参与了西部少数民族调查和地方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工作,并直接参加了云南的经济建设,如创建恒通酒精厂和利滇化工厂等。

——摘编自《知中·西南联大的道产》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浙财团”最终走向衰弱和瓦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南联大的主要贡献。
2023-04-0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珍珠港事件已过去了五个月。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幸亲临前线杀敌,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幸在军工厂、油田或矿山,生产部队急需的武器和原材料。但有一条战线、一场战役,整个战争期间每一位美国人都可以参与,无论是男人、女人、还是儿童,这条战线就是美国本土,每一个人都可以各尽所能,为我们前线的战士提供给养,巩固我们的经济结构,保障我们的经济在战时和战后平稳运行。

——摘编自富兰克林.罗斯福《炉边谈话》

材料二   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南沿海地区的大批企业毁于炮火或被侵略者劫夺。为了保存中国赖以坚持抗战的有生力量,民族工商业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冒着敌人的炮火,不畏艰辛,内迁到西部地区。国民政府也积极协助工矿企业内迁。1943年,大后方的工厂数已达4524家,与战前相比,工厂数增加了18倍,资本总额增加164倍。伴随着民族工业大规模内迁的同时,许多著名高等学府也大举迁入内地。这些学校在极为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在研究工作和培育人才方面都做出了突出成绩。

——摘编自金以林《客观认识新因素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总统发表谈话的国际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高校内迁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美两国的相同举措。
2021-07-0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代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经营钱庄起家的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官僚朱仲甫合作,于1901年在无锡创办了保兴面粉厂,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很快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1905年5月,上海掀起抵制美货运动,又促使荣氏兄弟筹设纱厂,成立振华纺织有限公司。1911年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大力倡导实业,他们又在上海创设福新面粉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棉纱两业空前兴旺,荣氏企业借机扩充生产,同时抓质量、创名牌,强化企业管理,到1922年,其面粉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粉厂的23%,荣家企业纱锭占全国棉纱厂的11%,荣氏企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后,荣氏企业进入艰难守业期。直到1932年,荣氏兄弟控制下的面粉、纺织系统在全国民族资本面粉厂、纺织厂的比重分别占30%、29.4%,荣氏企业再一次大放异彩。

材料二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日商企图强行收买荣氏企业产权,荣德生断然拒绝。全面抗战期间,荣氏企业损失惨重,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大都被“军管”劫夺。1938年,留居上海的荣宗敬郁积成疾,撒手离世。抗战胜利后,荣氏集团试图东山再起,却遭遇美国产品的倾销和官僚资本的压榨,始终难以恢复战前的辉煌。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荣氏企业“突飞猛进”“大放异彩”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荣氏企业“始终难以恢复战前的辉煌”的因素,并指出荣氏企业曲折发展的根源是什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中国航运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实业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迫开埠,西方殖民者纷至沓来。上海海航运开始步入近代化的历程。1873年1月,在洋务派推动下,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近代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公局在沪成立,从事沿海和江河航运,外商垄断中国江海运输的局面从此被打破。

——摘编自《招商局在沪轮船考略》

材料二   自甲午战争之后,国人兴起了创办实业的高潮。随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清政府放弃对设立民营轮运公司的禁令,航运业得以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兴办起来。据统计,1895—1900年间,各地先后开业的小轮船运输业约100家,从光绪二十七年到宣统三年(1901—1911年),先后创办的大中型轮船企业46个。这11年间新创内河轮船企业合计达405家,资本总额约580多万元,这样就大致形成了遍及上海、长江千支流以及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的航运网络。

——摘编自《中国近代航运业之演进》

材料三   1943年,日本在中国往来外洋轮船的吨位数百分比中占92.04%,在进出外洋的货物运输中占94.8%,对中国沿海内河轮船航运业的入侵,无论是对航运业的直接控制,还是采用外交手段封锁航线,乃至扣留他国船只等,都不是孤立出现的事情,正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和采取的行动,改变了东亚海运业的势力格局,垄断了中国沿海和内河的轮船航运业。

——摘编自《抗战时期日本对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入侵与垄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轮船招商局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甲午战争后中国航运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推动其发展的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抗战时期中国航运业发展的状况并分析其原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代中国发展实业的建议。
2020-08-0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1913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时期。这19年中,国内新创办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厂共有468家,平均每年增设24.6家,资本总额高达9822万元,平均每年新投资为516.9万元。值得指出的是,新投资本中80%以上属商办企业,改变了甲午中日战争前以清政府投资为主的特点,民族资本成为本国工业资本的主体。投资方向方面,主要涉及纺织、缫丝、面粉、火柴等轻工业。同时,在工业企业的地区配置上,开始越出沿海、沿江口岸,逐渐向内地城市伸展。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以及阻碍因素》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大事记(部分)。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

1933—1934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2020-05-1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关于中美贸易史的部分重大事件

时间事件主要内容
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
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各侵华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各国开放其势力范围"。
1946年中美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缔约此方之国民有在彼方”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职业的权利,以及采勘和开发矿产资源、租赁和保有土地的权利;并且在经济上享受国民待遇
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贸易改革法”扩大总统推动国际自由贸易的谈判权限并根据国际经贸形势变化,采取加强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措施。其中的“301条款”是美国政府针对损害美国贸易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外国政府的行为、政策和做法进行调查、报复和制裁的手段
1991年美国首次依据“301条款”对中国知识产权发起调查据调查结果,美国对中国28亿美元的输美商品加征100%关税。(次年双方达成协议,关税税率饭复。)
2018年美国宣布对华270亿美元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特朗普政府宣布在美东部时间7月6日0时开始对中国价值340亿美元产品征收关税的计划(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中方已经“做好准备”予以回击)

材料二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趋势图


——以上材料摘编自洪俊杰、杨志浩《从历史看中美贸易摩擦》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近代各国列强侵华的过程中其在华经济地位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1974年美国“贸易改革法”出台的历史背景;指出中美建交以来的双边贸易基本趋势,并据此评析中美双边贸易关系。
8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福州名门望族——“龙山刘氏”是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刘氏家族于1878年在福州开了一家颇有名气的天泉钱庄。刘家通过当铺、钱庄、土地、房屋赚得了大笔收入,为日后发展民族工商业奠定了物质基础。……19世纪80年代以后,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洋务派发展实业也有了一定成绩。刘氏家族成员萌生将资金投向工业企业的念头。

——《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电光刘”企业兴衰记》

材料二   1910年刘家5兄弟与陈之麟、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等人……创建福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912年,刘家以1.5万元的价格接办,成立福建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发展较稳定,电话机从200多架增加到800多架,电话费收入也逐年增长。……随着刘家企业的蒸蒸日上,一些封建势力、地方官僚开始垂涎刘家的财富。……由于政局变动,福建银行倒闭,天泉钱庄资金周转困难,……1935年,电气公司向中国银行提出续借120万元的请求。此时宋子文官僚资本势力想借借款关系,与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勾结,……提出要电气公司交出全部管理权为条件。……1939年,日寇飞机疯狂轰炸福州,电气公司先后8次被炸,……电话公司的业务也在(福州)两次沦陷期间彻底衰落。

——《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电光刘”企业兴衰记》

材料三   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刘氏家族向政府申请其家族企业全部公私合营。……成为福州市全行业第一家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

——《福州电力与“电光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刘氏家族创办近代企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刘氏家族企业衰弱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刘氏家族企业的最后归宿.
(4)结合刘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019-08-19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湖南省怀化市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模拟题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0月马应彪的上海先施公司在南京路正式营业,“先施”源于《中庸》的“先施以诚”,其英文名称“Sincere”,意为诚挚、不掺假。先施公司以“创始不二价,统办全球货”为经营方针,学习西洋百货业,在中国率先采取明码标价的“不二价”,摈弃“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传统交易方式,先施还每年举办让价促销,让顾客们感到“不二价”绝非僵硬。

材料二   为使战时后方工业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国民政府对民营工矿业采取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先后颁布了《非常时期工业奖助暂行条例》《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等。为保护厂矿设备免遭日机轰炸,工矿调整处采取疏建办法,规定凡制造工作能分开者另设分厂,设备能在洞中使用者,可开凿山洞,移内工作。并设立疏建贷款,在疏建技术上给以指导。为帮助内迁厂矿复工或新建厂矿尽快开工,政府对其货款总计达2003万元,从民国二十八年到三十三年,经济部工矿调整处供应给民营企业的五金、化工、电气等器材、原料总值约563亿元。还制定“技工招募法”,到各地招募技术员工,至民国二十九年,已招募技术员工达12164人。此外,还开设了各种训练班,训练新技工。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大事记(部分)。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

1933—1934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先施公司的经营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先施公司创办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指出扫除这些障碍的关键是什么。
2019-05-2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年下学期第一次联考(5月)历史试题
10 .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019-05-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