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以西北作为大后方支援抗战,大批政府官员,学者前往青海实地考察,为青海垦殖事业建言献策。在全国开发西北的浪潮的推动下,青海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丈地清赋工作,耕地面积及农产产量在三十年代持续攀升。四十年代中期以后,国民政府对西北地区的关注程度逐渐冷却,青海省政府也逐渐放缓了对本省的农业开发,青海省的农垦活动演变为政府形式化、公式化的敛财手段。

——摘编自狄新昊《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青海农垦研究》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宁夏农垦围绕“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管理体制、生产结构、经营方式、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财务包干,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和场(厂)负责制,打破了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特别是1983年中央提出“国营农场要办家庭农场”后,自治区农垦局下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一九八四年一号文件的若干政策规定》。1984年在垦区开始试办,职工由单纯的生产者变为生产经营者,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到1986年底,农垦系统已建起6000多个家庭农场,基本上完成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变革。19811988年累计实现利润6889.7万元,缴纳税金3929万元,利税合计1.08亿元。

——摘编自廖周《宁夏农垦改革初期问题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对青海农垦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宁夏农垦改革的特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边疆开发建设的意义。
2024-04-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的整个时期,全国金融中心事实上是在京津地区。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至 1937 年,上海逐渐成为全国性金融中心。 南京国民政府甫经建立,便决定设立中央银行,紧紧跟上国际潮流。 白银风潮、法币政策,无一不具有鲜明的国际金融背景。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央银行,金融业务与政府财政密切结合在一起固不待言,即以总部自北平迁到上海的中国银行而论,其对政府的放款占放款总额的比例几乎一半。蒋介石集团发动持续不断的反共军事“围剿”以及新军阀战争,在军政费方 面予求予取,使金融业的财政性极度强化,国有与非国有的银行都不胜其负担。 随之而来的八年中日战争,使上海金融业受到极大冲击。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集团掠夺性的“接收”以及随之发动的全国性内战,给金融业造成空前混乱和灾难,使上海昔日执金融业之牛耳的辉煌与威风一去不复返。

——摘编自姜义华《上海与近代中国金融中心》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读 20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上海金融业的变化。
2023-04-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浙财团最早的雏形是宁波商帮。……至中华民国初期,江浙籍人士控制的银行已成为上海金融界最重要的力量,江浙财团至此正式崛起并达到鼎盛时期。三十年代随着日本入侵的威胁日益临近,国民政府对经济的统制程度日渐加深,至1935年时,全国2566家银行有1971家被国民政府控制,江浙财团在经济上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它们中许多银行和企业被兼并,逐步地沦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附庸。这种局面的形成,标志着江浙财团开始瓦解。

材料二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西迁,这一举动被称为中国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内迁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它们带去了大批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带动了整个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使大后方第一次建立了带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刘国武《抗战时期内迁民族工业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八年间,西南联大共培养出8000多名学生,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南联大从军学生前后一共达到834人,其中不乏主动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除了担任翻译外,联大学生还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和中国空军。数百健儿血洒长空和缅北丛林。……师生们办起了大批中学,参与了西部少数民族调查和地方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工作,并直接参加了云南的经济建设,如创建恒通酒精厂和利滇化工厂等。

——摘编自《知中·西南联大的道产》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浙财团”最终走向衰弱和瓦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南联大的主要贡献。
2023-04-0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时期的工业西迁从19378月至1940年底基本结束,历时3年。内迁的厂矿共448家,迁入四川254家,占54%;迁入湖南121家,占29.2%,迁入广西23家,占5.1%。湖南、广西两地的民营工厂随着国民党军队的湘桂大溃退,绝大部分又迁入了四川,至此,抗战时期的工业绝大部分迁入四川。

——凤凰资讯2015

材料二   196468月,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8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等人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建设;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

——摘编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决策文献选载》,1995年第3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末,三线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由258亿元增加到1270亿元。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一批现代化生产和科研基地,成昆、湘黔等重要铁路,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等工业基地以及攀枝花、十堰等新兴工业城市。

——摘编自魏后凯《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工业西迁和建国后三线建设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线建设的背景。
2022-12-1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达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现代企业内迁

材料一   “七七”战端一开,国民政府规划了以川、云、贵、湘西为重心发展大后方工业的战略布局,组织了东部沿海沿江的工矿企业内迁,实行了一些奖励工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许多工厂在内迁途中屡遭轰炸,但资本家与各厂职工们均表现出牺牲精神,“看见前面同伴被炸死……洒着眼泪把死尸抬到一边,咬着牙照旧工作”。内迁的工厂不仅填补了西部工业的大部分空白,还使大后方形成了一支包括企业家、科技专家和技术工人的工业建设骨干队伍。抗战8年,内迁工厂大体上保证了正面战场的轻武器供应无虞。当时西部地区所形成的工业中心区和各地的产业优势,许多至今仍保留着明显的痕迹。

——摘编自侯德础《西部地区两次开发的历史扫描》等

材料二   解放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上海经济发展遇到较大困难,特别是商业、服务业在崇尚节俭的社会环境中显得相当萧条。同时内地的经济发展又缺乏技术、缺乏人才、缺乏经验。经陈云同志批准,1956年一批企业从上海散到内地。一五计划期间,上海约有270多家企业在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内地省区生根开花,约有15万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参与内地重点工程建设,对于内地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摘编自谷牧《谷牧回忆录》


(1)根据材料,分析抗战时期和新中国初期企业内迁的异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企业内迁形成的民族精神的内涵。
2022-12-1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新洋灰公司是近代中国最早的私营水泥企业,其前身为“唐山细棉土厂”,由开平矿务局首任总办唐廷枢于1889年创办,因亏累甚巨,不久停闭。1906年由“北方实业之父”周学熙利用旧址重办,改名为启新洋灰公司,购置丹麦史密斯公司先进的回转窑、球磨机等设备代替立窑等落后设备,生产"龙马负太极图"牌(俗称马牌)水泥。1914年兼并湖北水泥公司,曾分别与华商、中国两水泥公司联营,一度称冠中国,垄断水泥市场。1939年到1940年,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开始介入启新,被挟持的启新洋灰公司对日本的侵华战争实质上起了帮助和支持的作用。1946年,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造成了交通梗阻,启新水泥滞销,厂内熟料堆积如山,散灰满仓,生产陷于瘫痪。

——摘编自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启新洋灰公司史料》

材料二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由于战局恶化,东部沿海工业开始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的过程。据统计:到1940年6月沙市、宜昌失守时,沿海沿江迁入四川的民营工厂共计245家,物资总约9万余吨。这批迁川厂矿企业分属的行业系统是:冶金工业1家;机械工业103家;电气工业18家;化学工业40家……迁川厂矿主要来自上海(104家)、汉口(90家)、南京(10家),其余来自南北各省。

——摘编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抗战时期厂企内迁档案选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1940年的厂矿内迁是中国工业第一次大规模的西进运动。截至19406月底,据工矿调整处的数字,迁入大后方的民营厂矿共452家,内迁设备约12万吨,各种技工12164人,虽然当时内迁西北的厂矿无论从数量和设备上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它们给西北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人才以及管理经验,还填补了西北的一些经济空白,带动和刺激了西北经济的发展,为西北工业充注了新鲜血液,成为西北开发的生力军。厂矿内迁这一中国近代经济史上空前的经济大移动,拉开了西北开发的序幕。

——摘编自王广义《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北工业建设政策与绩效》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随即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的运输生产、基本建设和机车车辆工业,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达21810公里。“一五”计划时期,全面改造旧中国铁路落后面貌,同时将新线建设放在西南、西北地区……1991年,国家启动高铁科研攻关计划,2005年制定通过《中长期铁赐网规则》,明确了建设目标,强化了高铁建设“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自主制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我国第一条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中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大步走向海外,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大方向。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此状况的成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路建设对新中国发展的意义。
2022-11-2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9年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后,国际银价大幅度下滑,美国白银工业遭受巨大打击,白银利益集团损失惨重。1932年罗斯福为获得国会中白银集团成员的支持,赢得总统选举,同意当选后发展美国白银工业,提升白银价格。1934年6月罗斯福签署了白银国有化法案《购银法案》,规定美国要在世界市场上大量购买白银,白银在美国国家货币储备中与黄金的比例要提高到1/4;美国购买白银的数额必须维持到通货储备达到既定的平衡量,或每盎司白银市场价格达到1.29美元为止。白银法案出台后,美国政府开始向世界大量收购白银,这极大地提高了世界白银的价格,导致世界银价出现非理性暴涨。

——摘编自李爱、1934年美国白银国有法案与中国白银货币危机探究》

材料二国际白银暴涨,造成中国货币的升值,产品出口的大幅下降,白银的大量外流,大批工商企业倒闭、失业激增、市场混乱,企业发展面临严重困境。国民政府被迫放弃银本位制度,推行币制改革。1935年11月3日,财政部发布《施行法币布告,对白银进行管制,明确了法币的无限法偿资格。经过法币制度的改革,国民政府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实现了中国货币与白银的脱钩,彻底结束了白银统治中国货币市场数百年的历史地位。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各方面开支的猛涨,国民政府运用发行纸币弥补财政亏空的手段来支持军费和财政开支的增加,引发的恶性通货膨胀,造成了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摘编自刘斌、张嘉友《近代中国货币本位制度的变迁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购银法案》出台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2022-11-1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年和1942年我国西北地区工厂、资本和工人总数占全国比重的变化。


材料二   1937~1940年的厂矿内迁是中国工业第一次大规模的西进运动。截至19406月底,据工矿调整处的数字。迁入大后方的民营厂矿共452家,内迁设备约12万吨,各种技工12164人,虽然当时内迁西北的厂矿无论从数量和设备上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它们给西北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人才以及管理经验,还填补了西北的一些经济空白,带动和刺激了西北经济的发展,为西北工业充注了新鲜血液,成为西北开发的生力军。厂矿内迁这一中国近代经济史上空前的经济大移动,拉开了西北开发的序幕。

——摘编自王广义《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北工业建设政策与绩效》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随即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的运输生产、基本建设和机车车辆工业,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达21810公里。“一五”计划时期,全面改造旧中国铁路落后面貌,同时将新线建设放在西南、西北地区……1991年,国家启动高铁科研攻关计划,2005年制定通过《中长期铁赐网规则》,明确了建设目标,强化了高铁建设“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自主制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中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大步走向海外,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大方向,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此状况的成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路建设对新中国发展的意义。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是中国西部与中部、东部地区的结合点,同时又是西部的西南与西北地区的集合点,于1891年开埠,到抗战爆发前夕,已成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大的工业、商贸和金融中心。193412月,国民政府命令打破军阀防区,改组四川省政府,刘湘被任命为省主席。研究发现1937813日,蒋介石对刘湘转呈的建议中央迁川、长期抗战的意见“甚表嘉许”。193710月,国民政府召开了国防最高会议,蒋介石在会上正式确定以重庆为国民政府的驻地。

——摘编自黄立人《论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意义与作用》

材料二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而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816地下核工程是其中一个极具典型的案例。这里曾经是中国第二套核反应堆,现在以“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人工洞体、全球解密的最大核军事工程”而著称。816工程作为国家的绝密军事工程,1967年,由中央军委直属工程兵54师(部队番号8342)承建,先后有6万余名工程兵和参建者云集白涛。工程建设期间,建设者们争分夺秒,开山掘洞,架桥铺路。76名官兵为之献出了平均只有21岁的年轻生命。1984年,因国家战略调整,工程停建。816工厂停建后,原职工队伍军转民,改建为化肥厂。20181月,816工程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摘编自《地下核工程“816”:一代人的使命与激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816工程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理由。
2022-08-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湖南师大附属颐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