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凯歌行进的时期》是林蕴晖等著,198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491989年的中国》中的第一本,出版后影响较大,曾多次印刷。

该书忠实地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奠基,新中国成立前三年经济恢复伟大成就,以及19531956年创业探索的艰难历程,书中对新中国诞生,国民经济恢复,人民政权的巩固,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第一部宪法的诞生,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平外交的成就等作了详细探究。

书中谈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中共八大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只有7年时间……这7年,无论从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整统一和社会的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以及人民得到的实惠,科学、文教事业的发展等等,都可以说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书作者将其命名为《凯歌行进的时期》的理解。(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2-02-19更新 | 683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工业化道路各具特色。
(1)下列①~④体现了几个国家某阶段工业化的主要特点,请参照示范,将序号代表的国家在下方《一带一路》中的相应位置标示出来。
示范:德国⑤国家统一推动工业化进程
①初步建立了民族工业,但未实现民族独立
②回归传统,拒绝工业发展,排斥西方文明
③改革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工业化进程缓慢
④民族独立后,用国家干预的方式发展工业

(2)围绕工业化的主题,从背景、措施和结果等三方面说明日本是如何实现社会转型的?
以下材料摘编自《我国国内工业总产值动态分析》《中国近代化历程》

材料一   《1952—2002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化的启动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启动阶段转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启动阶段,使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跨入了新阶段。1952年至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3.5%。其中,1967年至1976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5%,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3.3%。到1978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增长到75.2%(1949年仅占17%)。20世纪末提前实现工业总产值翻两番。进入21世纪,中国工业快速稳定发展。


(3)有人以“改道与腾飞”来描述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道路的特征。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选择“改道”或“腾飞”其中一个特征加以解读。
本题要求:题目完整,理解准确,解释清晰,史论结合。
题目:新中国             
理解准确

解释清晰

2020-08-09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采用新的时间尺度重新划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阶段,并对划分依据进行说明。(要求:阶段划分合理,说明准确,史实充分,逻辑清晰)
4 . 今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变化情况

年份项目
1952总产量1.64亿吨130.4亿吨135亿吨0.65亿吨
比1949年增长36%193%754%105%
1957总产量1.95亿吨164亿吨535亿吨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19%26%296%100%


(1)1952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有所增长,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有所增长。这两次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序号史实
1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3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4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5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6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7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2009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
92010年,中国的粗钢、水泥、化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跃居“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10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阅读上表,从“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的角度,任选两个史实,提炼一个主题。从所学知识中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史实,运用这三个史实对所提炼的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史实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请按照答题示例格式答题)
答题示例:
所选序号:1、3主题: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补充史实: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发浦东简要阐释: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微第一批经济特区,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1988年,中国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答案:略。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020-05-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表,结合所学,划分“振泰电灯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状况(要求: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

江苏振泰电灯有限公司大事记
1917年于殖等购置75马力50千瓦发电机组一台,创办“振泰电灯股份有限公司”
1918年正式发电营业,出厂电压3.3千伏,每日发电4至6小时
1922年增加150马カ90千瓦发电机1台
1933年购置德国制造380马カ285千瓦发电机1台,发电最高负荷180千瓦
1946年新增225马カ柴油机1台,匹配原有90千瓦发电机,与上述机组同时运行发电
1949年华中银行一分行与泰州商会各向“振泰”投资1亿元华中币,“振泰”开始公私合营经营
1951年泰州专区于西郊颜家场新建电厂(西厂),同年12月与“振泰”合并成立“公私合营泰州电力公司”

2019-11-1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下四个词语以“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新经济政策 计划经济 商品经济 中国改革开放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2016-11-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北京海淀区高三下期查漏补缺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