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都是在党的历史上有重要而深远影响的会议,其中关于会议主题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
B.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D.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6年12月,毛泽东在约见黄炎培等人时指出,要使地下工厂合法化,可以雇工,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称之为“新经济政策”。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充分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经验B.努力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C.私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瞩目成就
3 .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主席进行了新的理论探索。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可以查阅(     
A.《井冈山的斗争》B.《论持久战》C.《论联合政府》D.《论十大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4703人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此次劳模评选的主要标准是“提前完成五年计划规定指标”“达到优等质量指标”“在学习与推广先进经验或在掌握先进技术试制新产品方面有成就”“在节约方面有优良成绩”等。这次评选表彰活动
A.折射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B.有利于构建崇尚劳动和技术的社会氛围
C.旨在推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
D.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新生政权认同感增强
2020-04-23更新 | 464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1956 年,在中国社会的变革历程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1956 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下列各项中,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①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②强调了在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③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深刻变革          
④明确了中共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 . 中国共产党在某次大会上宣布: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7 . 1956年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表明党
A.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思想
B.确立以发展农业为中心的经济方针
C.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21-02-05更新 | 33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8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能为此结论提供佐证的是
A.确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针
B.确定了“三大改造”的方针政策
C.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9 .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其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B.正确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提出了“多快好省”建设的总路线
10 . 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李富春提出“纳入国家计划的各项指标,可以分为指令性的指标、可以调整的指标和参考性的指标”三种,陈云提出“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表明他们
A.要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B.认识到单一计划经济存在弊端
C.主张实行市场经济体制D.强调清除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