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2 . 1958年8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报告文学《毛主席到了徐水》描写道:一只野兔被人发现逃到麦田后,由于小麦长得太茂盛,这只野兔被麦苗困住无法动弹。这段描写反映了(     
A.个人崇拜风气盛行B.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C.毛主席与农民心连心D.浮夸风渗入文学创作
3 . 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2019-01-30更新 | 3038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南新晃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2019-01-30更新 | 1815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武冈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2019-12-04更新 | 1149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6 . 下图漫画名为《快马加鞭》,漫画中已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接力棒交到"1958年"手上。"1958年"骑着骏马,一手接棒,一手快马加鞭向着"十五年赶上英国"的目标迈进。该漫画反映了
A.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热情B.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场景D.人们改变落后现状的迫切要求
2021-06-18更新 | 34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泸溪县第一中学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8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980年中国五年计划(节选)

阶段年限主题
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经济恢复
“一五”计划1953—1957工业化起步与社会主义改造
“二五”计划1958—196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调整1963—1965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五五”计划1976—1980建立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

——摘编自马远之《中国有一套——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

材料二

   

——摘编自陈晓东、邓斯月《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

综合上述材料,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8 . 1957—1960年中国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该图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界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刺激B.国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
C.对当时国情缺乏理性认识D.长期学习苏联模式的影响
9 .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内容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并且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这一举措
A.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B.稳定了国民经济的基本结构
C.有利于粮食短缺问题的解决
D.标志着户籍制度开始法律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期间,美国出现了最后一波巨型工厂,当时这些工厂是专门生产军用物资的。为解决住房问题,以福特、通用汽车为代表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提议建造一系列万套单元的“国防城”,并由此形成全新的永久定居点。二战结束后,罢工浪潮给工人们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工会力量的发展,但对工厂主而言,大型工厂工业高度集中及群体欲求则蕴藏着危险。于是,他们开始拆分建立更小的工厂或者把大量企业迁往南部、西部的新兴市场。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苏联恢复了超大型生产设施和随之而来的工人城市的模式。像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这样的大型工厂得到了重建,主要是继续生产军事设备,同时恢复了民用产品生产。由于其具有维护民族自豪感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双重功能,这种超级工厂模式很快传播到东欧和中国。

材料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和东欧一样,中国也成了工业传统的继承者。这种工业传统是从美国经由苏联传入中国的,侧重于特殊的任务和设备、高产量、等级化的管理和奖金。尽管如此,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探索新的生产组织方式,而不是满足于简单地把在资本主义和斯大林主义下发展起来的工厂移植到革命的中国。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等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建立大型工厂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美、苏、中三国大型工厂的不同点。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两条新中国探索“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基本史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