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
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
2019-01-30更新 | 1671次组卷 | 26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朔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 .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
2019-01-30更新 | 1591次组卷 | 3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8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B.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
2021-01-19更新 | 217次组卷 | 4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希望找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结果导致脱离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状况,一味追求生产关系上的“一大二公”,从而违背了社会历史运动最基本的规律,陷入了空想论的错误。这一评价指的是
A.“一五”计划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D.改革开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只要有意志力,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后院炼钢”成为一时风尚。这一看法评价的是
A.农业合作化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D.三大改造
7 . 如图是1958年《人民日报》的头版报道。该报道
A.是“左”倾错误浮夸风的典型体现
B.真实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水平
C.体现了我国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D.表明农业合作化运动取得巨大成就
2021-06-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三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9 . 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大提出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至1957年有400项。从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达到了3406项。材料说明
A.“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
B.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C.社会主义制度凸显优越性
D.“向科学进军”热潮初显成效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单位:万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时期中国的土地制度与过去比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这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从我国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
(3)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方针政策又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阐述这次重大调整的重要作用。
2020-06-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一完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