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2019-01-30更新 | 2902次组卷 | 66卷引用:四川省新津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2019-01-30更新 | 2943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3-2014年四川成都市五校联考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3 . 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2019-01-30更新 | 3038次组卷 | 33卷引用: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一期末历史试题
4 . 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2019-01-30更新 | 1815次组卷 | 47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
2019-01-30更新 | 159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3-2014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7 . 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7704317387537
19581083580503566
19591483867616497
196016371090547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2019-01-30更新 | 1712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58年,曾任公社书记的李丙炎说:“那时吹牛皮,我觉得是政治需要,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看不起我们,我们就得自己给自己壮胆,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于是就放心地放起高产‘卫星'来。”据此可知,李丙炎认为当时“大放卫星”
A.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C.有其特殊的历史现实背景D.促进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10 .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162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营山县回龙中学高一6月段测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