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农民拥有了土地,但平均一户耕地仅10几亩,耕畜0.47头,购买生产工具的资金为6.5元,简单再生产很难维持,购买工业品更是无从谈起。材料表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理性B.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刻不容缓D.进行土地改革具有紧迫性
2022-04-15更新 | 586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958年8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报告文学《毛主席到了徐水》描写道:一只野兔被人发现逃到麦田后,由于小麦长得太茂盛,这只野兔被麦苗困住无法动弹。这段描写反映了(     
A.个人崇拜风气盛行B.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C.毛主席与农民心连心D.浮夸风渗入文学创作
3 .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2019-01-30更新 | 2897次组卷 | 66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2019-01-30更新 | 2939次组卷 | 3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果为下列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成就
6 . 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
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
2019-01-30更新 | 1670次组卷 | 26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1957,在苏联对中国的投资显著减少的情况下,国务院提出“发展工业要大中小结合起来,大的中央搞,中的地方搞,小的由乡和合作社搞”。中央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57年的39.7%下降到1958年的13.8%,同时,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支出的比重由1957年的29%骤然上升到1958年的55.7%。上述材料意味着
A.中国开始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
B.中苏矛盾加剧变相催生了大跃进的出台
C.中苏关系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D.中央政府简政放权鼓励地方推进工业化
8 .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内容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并且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这一举措
A.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B.稳定了国民经济的基本结构
C.有利于粮食短缺问题的解决
D.标志着户籍制度开始法律化
9 .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019-09-25更新 | 493次组卷 | 3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预测考卷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1953-2006年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率波动趋势图


——摘编自刘树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良性大变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部分或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