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9 道试题
1 . 经济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095亿斤,1984年达到了8146亿斤,增长了34.3%;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78年的633斤,增加到了1984年的781斤,增加了23.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了1984年的355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了1.5倍,年均增长16.2%。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标准为100元/人/年)为2.5亿人,贫困发生率为30.7%;到1985年农村贫困人口下降为1.25亿人(标准为206元/人/年),贫困发生率降为14.8%。

——摘编自陈锡文《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材料二   咸丰县唐崖镇彭家沟村,于2021年被评为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如今这里家家住上别墅、洋房,被称为大山里的“别墅乡村”。曾经贫穷的山民,变身住着别墅的现代农民,演绎这种变幻“魔法”的便是“一黑一白”。

彭家沟村一直有养猪的传统,加上所在的唐崖镇被称为“湖北仔猪第一乡”,依据养殖传统、资源优势,村“两委”决定做好“猪文章”。2016年,经过专家的考察和指导,村集体引进了市场畅销的恩施黑猪品种。2017年,黑猪出栏了,黑猪售价比土猪价格高出许多。此间,农业农村部组织了16个机关司局党组织与定点扶贫县的16个贫困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以党建促脱贫,指导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党支部与彭家沟村党支部结成了帮扶对子。

除了养猪,村“两委”还用心探索了“一白”之路。村支部书记焦宪说道:“我们村以前就有橙子树,后来探索试种柚子树,通过几年试种,柚子挂果了,又丰产,又好吃,白柚就成为村里的第二大产业。由于茶叶也是全县、全镇的主导产业,我们村曾被要求普种茶叶,但村里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根据土壤、气候条件,咬定白柚不放松。”

——摘编自《产业兴旺之路有着怎样的密码——咸丰县唐崖镇彭家沟村乡村振兴示范建设调研采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中这一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中彭家沟村的发展变化为我们国家当前的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
2022-06-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流行一句谚语“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其余剩多剩少都是自己的。”这是当时哪一制度或政策的写照
A.国企改革B.家庭承包责任制C.乡镇企业D.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 .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缩小指令性计划,改革经营方式,使企业更多地与市场直接联系;实行价格、工资改革等等。其目的是
A.加强对企业的管理B.增强企业活力
C.积极发展国有企业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5-31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农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汉书·文帝纪》

材料二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

——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材料三


材料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业政策的创举。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在2008年所作的《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一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中,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有以下三种观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本”指的是什么?“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本”“末”持何态度?其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中图片一反映的是中国的哪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图二反映了中国农村进行的哪一历史事件?同时期还有一场什么运动?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
(3)材料四中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有三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5 .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批报。20世纪80年代,我国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是
A.形成按劳分配为主的制度B.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重建民主法制的制度
2022-05-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1981年11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应当是:在坚持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国家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和运用价值规律。”这说明当时中国
A.发展经济以改善人民生活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已确立
C.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D.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正式退场
2022-05-0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分户经营。从长远看,这一举措
A.使农民的实际经济收益提高B.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C.容易造成土地所有权私有化D.符合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
2022-05-01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将“人民公社”改为“乡、民族乡”,“人民公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改为“乡长,副乡长”,“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决定旨在
A.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B.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经验
C.确立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D.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022-04-0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建国后,我国多次在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其中,1953年—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之后逐渐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上三次改革
A.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C.都采用了集体经营的生产方式D.都未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10 . 列举二十世纪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各自的影响。
2022-03-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