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9 道试题
1 . 2022年中央工作一号文件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突出党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代粮食产量一览表

朝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宋金元(1100年)
1600年)

1800年)
亩产量
(市斤)
95110120154140/343155/337155/337
总产量
(亿市斤)
205.39591.4415.8889.821749.452385.882340.97

(说明:140/343155/337中划线前面数字为当时北方亩产量,后边为当时南方亩产量)

——摘编自吴斌、党晓红《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 近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部分表现

19世纪60年代,浙江地区:“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据《南浔志》卷31
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顺德县志》1853

材料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业政策的创举。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在2008年所作的《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中,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有以下三种观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发展趋势及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上述三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2022-07-1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杰弗逊任美国总统期间,他的政府首次组织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察计划,为科学活动拨专款,承认科学研究的自主性,尊重科学家。美国在科接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工厂中心实验室”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科学家从大学实验室走出来到企业工作,寻找科学应用于技术的道路。在1860—1914年,美国的科学活动已向组织起来的集体形式发展。1915年,美国国会批准建立了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这是政府建立的第一个军事研究机构。二战后,美国的工业和大学系统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它们成了美国两个巨大的科学技术研究系统。

——据夏源《国外科技体制的历史演变》整理

材料二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全面讨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步骤等重大问题。会后,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进一步开拓技术市场、扩大科研机构的自主权、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等方面部署、推进改革。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先后实施了“星火计划”“八六三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充分发挥科技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发展科技事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
2022-07-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3 . 1953-1956年和1978-1992年,在国内经济史学研究中都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关于两个“过渡时期”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并存B.都属于社会主义经济
C.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D.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2022-07-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的蓝天牙膏广告,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条报纸广告。由此可知(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政企不分弊端得到彻底解决
C.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有所扩大
2022-07-08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一土地收归公有一给农民土地经营权一给种地农民补贴。其中与“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C.“三大改造”D.土地承包责任制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行粮食统购统销,要核定各户余粮,动员各户交售,同上亿户农民直接打交道,非常繁难。这样就产生了“把太多的小瓣子梳成较少的大辫子”的必要。解决粮食紧张的根本出路在增加粮食生产,而粮食增产,当时认为靠小农经济潜力很小,靠在农业中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是工业发展以后的远景,在最近几年内依靠合作化并在合作化基础上适当进行技术改革。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把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接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纠正长期存在的管理高度集中和经营方式过分单调的弊端,使农民在集体经济中由单纯的劳动者变成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从而大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好发挥劳动和土地的潜力;这种土地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只是把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了。但在当时,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来说, 装的确取得很大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百年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要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主要特点以及产生的作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失地农民的数量还比较有限。1536年法令规定:所有健康的人,一旦被发现乞食,要被剥光衣服,绑在马车后游街示众,同时鞭打至流血,然后遣返原籍。随着圈地规模的扩大,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农民进城流浪的问题是社会转型带来的。1572年法令规定:对贫民要进行救济,要求治安法官给每个教区的贫民登记造册,将他们遣返回乡,由当地安置。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失业问题成为比流民更为严重的问题。1629年法令明确指出:要尽一切可能“为贫民提供资金和原材料,安排他们就业”。随着工业革命的逐步开展,工业化地区需要更多的劳动力。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贫困者必须进入济贫院,参加劳动,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能靠劳动谋生。

——摘编自刘书增《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政策有什么变化,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材料二 下表中英国经济和进出口变化上的主要趋势(1964—1979年)

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34.137.740.441.1
通货膨胀率(%)3.17.816.913.4
失业人数(千人)3725555421344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口比例(%)1.62.62.65.7
工业产出指数(1975年=100)86.299.9105.7112.8
进口渗透率(%)11.817.123.325.7
英国在世界出口产品中的份额(%)14.410.88.89.7

——崔士鑫《政策的风向标:英国政党竞选宣言研究(1900—2005)》


(2)结合材料二说明英国社会出了什么问题,撒切尔夫人任首相(1979—1990)期间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 中共中央在1983年下发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它的主要精神:(1)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人民公社的体制。(2)搞活经济,继续放宽某些政策,走全面发展、综合经营的道路。总之,“就是要按照我国的国情,逐步实现农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经过一年的实行,农业生产获得了创纪录的丰收,农村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022-06-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校联考(等级考)历史试题(四)
8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莫高窟“耕作图”                                           男耕女织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比较图一图二,提取有关唐宋城市商业活动历史变迁的信息。

材料三:常熟地主谭晓;低价购买大片空闲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类似新现象,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

——《中外历史纲要(上)》

明代成化、弘治(14651505)以后,“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比如绫绸集散中心盛泽镇,受雇于机坊的就达数千人之多。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美国学者弗兰克认为,16-17世纪,中国凭借制造业和出口的竞争优势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中国占有当时世界白银产量的1/41/3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的新气象。

材料四:自甲午战争之后,国人兴起了创办实业的高潮。随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清政府放弃对设立民营轮运公司的禁令,航运业得以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兴办起来。据统计,18951900年间,各地先后开业的小轮船运输业约100家,从光绪二十七年到宣统三年(19011911年),先后创办的大中型轮船企业46个。这11年间新创内河轮船企业合计达405家,资本总额约580多万元,这样就大致形成了遍及上海、长江千支流以及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的航运网络。

——摘编自《中国近代航运业之演进》


(4)据材料四归纳甲午战争后中国航运业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其发展的因素。

材料五:1978年的中国企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也许我们从外国人眼中能看得更真切一点。美国记者马修斯在中国工厂观察记中写道:“当我走进一个车间的时候,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三名女工聊天。在我逗留的几分钟里,只有一个女工干了活……去年,全厂85%的工人都增加了少量的工资,对很多人来说,是1020年来第一次增加工资。”一位日本记者发现重庆炼钢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其中140多年前英国制造的蒸汽式轧钢机竟然还在使用。《读卖新闻》记者写道:“日本的集成电路工厂干净得一点灰尘也没有,相比之下,上海这家工厂简直像马路工厂。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31名技师,平均年龄是56岁。”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878-2008)》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和主要目标。
2022-06-1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营方式:集体生产—分户经营
分配方式:平均主义—按劳分配
管理方式:人民公社—乡、镇政府       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
2国有企业改革
中心环节
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内容:1)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2)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1992 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十四大的主要内容:1992年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体制。
2022-06-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晨读晚背】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默写记背(经济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