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和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197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战略(2000年以来)。对此经济发展战略的解读正确的是(     
A.适应了改革开放战略推进的需要B.推动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展开
C.表明国家干预经济管理模式强化D.说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
2022-10-1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模仿了苏联模式
B.罗斯福新政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
C.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两场改革都是原有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
3 . 下表为1988~2018年中国部分经济指标数据表(单位∶亿元)。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值
198815180.458143821.79
199885195.534133.926849.68
2008319244.613172.4179921.47
2018919281.1301089.3305008.13

A.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地位B.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C.中国实现了国内外市场协调发展D.工业生产对中国国民经济贡献率最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中国1979~2003年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单位:%)统计。

年计有灶济《1993年之前力国营经济)罴伟济多个体灶济其他性济
197978.4721.5300
198564.8632.081.851.21
198759.7334.623.632.02
198956.0635.694.803.45
199156.1633.004.836.01
199346.9534.027.9811.05
199533.9736.5912.8616.58
200320.1233.1627.9218.80

——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等整理


统计表中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从“中国工业经济类型的变化”的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准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2-05-0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动力系统,以强大的合力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历史演进的动力系统,由总动力机制和分动力机制构成。总动力机制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小农改造机制。根源于此,又产生了两大分动力机制,即生产力——技术进步机制和生产关系——制度创新机制)

——摘编自蒋永穆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演进动力探析》


请选择一组动力机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2021-05-29更新 | 400次组卷 | 5卷引用:解密09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6 . 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3/4以上的产业企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9个省区,除山西、云南、四川在抗日战争时期产业得到小幅发展外,其他六省基本没有近代产业。

19531990年中国三大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时间投资总额 / 亿元占全国的比重 %
东部中部西部备注
“一五”时期(1953195761241.826.621.2其余部分为不 分地区的投资 所占份额
“二五”时期(19581962130730.730.626.8
“三五”时期(19661970120924.928.238.5
“七五”时期(19861990
16184

56.5

28.8

14.7
投资总额含外 资和民间投资

材料二   2000年中共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并产生效益,完成了“送电到乡”“油路(柏油路)到县”等建设任务。20002013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投资年平均增长比东部地区快4.6个百分点。2012201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高出全国增速1.8个百分点。十八大以来,加强区域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积极构建东西南北纵横联动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形成优势互补,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东西部区域经济的均衡与发展为视角,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经济的发展。
2022-05-16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我国1978-2008年贸易进出口总额及其占GDP比重变化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与GDP同步发展B.入世开启了我国融入全球市场进程
C.进出口总额增速持续超过GDP增速D.市场经济体制制约进出口贸易增长
8 . 对下表数据解读错误的是
年份197819902008
产业结构
GDP占比
农业28.227.111.3
工业47.941.348.6
服务业23.931.640.I
分配关系占比
国家收入33.921.514.1
企业收入11.19.128.3
居民收入5569.457.6
城镇人口占比
城镇人口17.926.445.7
所有制经济
工业产值占比
公有制10081.569.3
非公有制018.530,7

A.从产业结构来看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B.分配结构从平均分配转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城镇化进程加快促进城乡结构从城乡分割到实现城乡一体化
D.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21-05-26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解密09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9 .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推进。改革开放后,实现了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相继作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形成了区域共同繁荣、全面协调发展的愿景。

材料二   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表(1978-2008)单位:%

类别年份197819902008
 
产业结构GDP占比
农业28.227.111.3
工业47.941.348.6
服务业23.931.640.1
城镇人口占比城镇人口17.926.445.7
所有制经济工业
总产值占比
公有制10081.569.3
非公有制018.530.7

(1)依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的角度,进行解读。
2021-02-01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10 . 某中学高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同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经济政策”,做了几张资料卡片。

卡片一:



卡片二:



卡片三:



卡片四:



(1)根据卡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卡二并结合所学,解读卡片二中的三个历史事件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3)根据卡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共八大的正确性体现在哪里,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八大正确决策没有贯彻执行后,经济政策的变化?
(4)根据卡四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社会主义两种经济政策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