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二 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从网上搜集到了以下图片:《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1983年重庆开始经济试点的报道》《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2)据材料二、三,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2 . 城市的发展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回答下列问题。

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工商业的发展》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英国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变化

年份英国人口(千人)城市人口(千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17517390165722%
180110755348832%
1851208791119454%

(2)阅读上表,概括1751~1851年英国人口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

(3)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结合史实,以上述两幅图片为例进行说明。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一1984年国庆阅兵标语

图二对外开放格局
(1)解读图一中的标语。
(2)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概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基本历程。
2022-01-18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表3是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偶像崇拜的描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等


提取信息,说明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偶像崇拜呈现的特点,并对上述特点的成因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1-05-1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城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从清末民初的张謇,到抗战时期的卢作孚、陈嘉庚,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荣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以来,天津著名民族企业家及其兴办的企业主要有:

民族企业家兴办企业企业特点
宋则久天津国货售品所抵制日货
周学熙华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启新洋灰公司具有官商背景,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
孙冰如寿丰面粉公司与民生、时局密切相关
范旭东久大精盐公司,永利制碱公司注重技术研发创新,产品质量国际领先
宋棐卿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所创品牌“抵羊”,暗含与国外品牌一争高下之意

——《近代天津十大实业家》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中所反映的民国时期天津民族工业的相关信息,并分析促进其发展的有利因素。

材料二   1987915日,43岁的任正非集资2.1万元在深圳创立华为公司,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华为由一个小作坊成长为全球通信技术行业的领导者和世界五百强前百强企业,业务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销售收入达到5200亿元人民币,其中销售收入65%都来自海外市场,创造了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华为创业史》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为企业崛起的国内经济因素。以近代以来一位杰出的爱国企业家为例,简评其志向情怀和历史贡献。
2021-01-19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212月《深圳特区报》报道,全国各省市外贸代表团来到深圳参观,人们在蛇口工业区入口处看到一块高大的标语牌上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人们对此议论纷纷。1984年国庆,首都北京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挂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深圳游行彩车缓缓穿过天安门广场,从此,这一口号响彻大江南北,成为最能体现改革开放精神的口号之一。

材料二   1992326日《深圳特区报》头版刊登了新闻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披露了邓小平的南方之行。后来歌曲《春天的故事》这样唱到:“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说明材料一、二中,选取1984、1992年两个时间点进行定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概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基本历程。
2020-10-27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日益频繁。从1930年到1990年,随着世界全新沟通的实现,空运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的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元降到3美元。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士尼公司的一句广告语说:“世界太小了。”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海南在30多年里书写全国最大改革“试验田”的春天故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

——摘编自《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世界太小了”这一广告语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支持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2020-10-05更新 | 2919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段测(一)历史试题
8 .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丝绸之路


材料二   “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一带一路”形成的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三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和现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2020-07-03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三)历史试题
9 . 一个国家区域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带动整个民族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体上是从近代开始的。随着营口开埠,封闭已久的大门被西方列强叩开,中国东北地区很快就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特有的农产品迅速商品化,并深受世界供求市场控制,半殖民地性质的经济特征愈发明显。然而,在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城市经济却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实现了城市经济的初步腾飞。

——摘编自郎元智《近代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管窥》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偏集中于东部沿海一隅,全国工业产值77%以上几乎在国土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后来国家对具有资源和战略位置优势的东北和西部地区采取了大量优惠政策,在有限的财力、物力下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立了国防科技为重点,重工业为基础,品类齐全的工业体系。1979年,国家又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了“特殊政策、灵活措施”,随后又在沿海设立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及沿海开放区,使区际间差距拉大。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

——摘编自朱建成公静《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及效应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近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后的深圳,1984年共与客商签订885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51亿港元,其中中外合资合营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90.3%。与此同时,深圳人口激增,到1983年底就从原来的2万增至30万,蔬菜供应空前紧张。当时国家统一定价青菜0.05元/斤,深圳种菜成本是0.3元/斤。后来开放市场,让市场决定菜价,菜价飙升至1.2元/斤,后稳定在0.4元/斤。

——摘编自《深圳口述史》


(1)结合所学,写出除深圳外的经济特区二例。根据材料一,概括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

材料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说明“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