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灶神画

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供年节时张贴以供祈福纳祥、驱神辟邪及装饰之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掀起旧年画改造工作。如图为凤翔县新式历头灶神画(历头中年历气节表未印),是当时年画改造初期的尝试之作。

年画正中,一对年轻夫妇的半身像取代原有的灶神形象,两人胸前分别佩戴“生产模范”“劳动英雄”字样的红花。两人头顶门楣正中题有“民主家庭”四字,左右梁柱上题有“民主自由新世界,劳动读书好人家”的对联。两人背后各有一个身穿朴素制服的公务人员。最下方有两个童子肩扛锄头、斧头,都在持书阅读。历头部分居中的是五角星,左右斜插五星红旗。旗帜斜下角空白处各有一位挑水农民朝一簇庄稼走去,左右边角处有两个青年在割麦,两人之下是两个老者持斧拄锄,寒暄正浓。


——张春霞《从〈民主家庭〉看新中国初期凤翔年画图像之变》


概括指出新灶神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2022-03-22更新 | 48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女士走马”

材料   图为清末北京《星期画报》第22期(19072月)刊发的《女士走马》。


   
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描绘的“女士走马”现象加以阐释。
2023-04-08更新 | 42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烟台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图为清末《星期画报》第二期(19068月)刊发的《女学传习所开学》。

附录画中文字:顺治门外绳匠胡同,女学传习所,房屋均改成西式,于八月十三日开学。是早,门口挂龙旗一对。十点钟,考取的女学生一百三十名,陆续到学。另外有男女来宾五百多人。两江总督端大人、礼部尚书戴大人、唐侍郎、宝阁学、刘太常、孟参议等人,皆在来宾之内。……端大人首先登台,演说西洋女学的文明,属着美国第一。咱们中国皇太后,现在打算设一座高等女学。将来你们学生,在此毕业后。

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描绘的女学传习所开学情形加以阐释。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初的女界“新”象

   

提取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评析。
2023-05-28更新 | 29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概况
中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贞洁观;注重门当户对
中国近代自由恋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西式婚礼、中西结合;离婚自由;看重性情、学问、思想等
20世纪5070年代颁布《婚姻法》、保障妇女权益;一夫一妻;看重家庭出身、工作、革命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修改《婚姻法》;婚姻大龄化;传统婚礼和西式婚礼并行;传统婚俗复兴;看重家境,有房有车

——摘编自任燕《浅谈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变迁及原因》等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的中国历史知识予以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个体户成为受欢迎的职业。90年代,许多人放弃原来的工作投身到私营工商界,“下海”成为这一时代的热词。热门行业变成了海关、外企、银行、证券等。进入21世纪,通讯、网络、IT等成为热门行业;文化娱乐行业逐渐发展起来;外企依然受欢迎,翻译、同声传译等成为人才紧缺职位。2010年以来,健身教练、营养师、宠物医生等职业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我国的职业分类也不断调整,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共收录了1838个职业。2015年,重新修订时新增“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快递员”等职业。

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了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在内的13个新职业信息。

——据《改革开放40年,来看看我们的职业变迁》等整理

材料二   19822010年我国职业结构的变迁(%)

年份ABCDEFG
19821.565.081.33.0316.4672.480.09
19901.755.311.745.4115.1670.580.05
20001.675.73.19.1815.8364.450.07
20101.776.844.3216.1722.4948.310.10

注:A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B为专业技术人员,C为办事员和有关人员,D为商业人员服务业,E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F为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G为其他人员。

——据杨胜利李嘉慧《我国职业结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结构变迁”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2-04-30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历史中的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照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生命温度的媒介。围绕“历史中的人”,提取以下一幅或多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7-20更新 | 416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五年(2018-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课精练(统编版)
8 . 19世纪50年代,上海出现了最早的照相馆。从7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华人照相师在上海新设照相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捕风捉影”

之一苏三兴的广告

三兴(苏三兴)照相馆1860年前后设立于香港,十年后迁至上海。

187252日(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申报》刊有它的广告

照相启者。本号照相,比众不同。格外清丽。倘贵客光顾者,请至三马路口,认明本招牌,庶不有误。其价格格外公道,特此布告。三兴主人启。三月二十五日。

这是《申报》的首则照相馆广告,连续刊登九天。凭借精湛的摄影技术,三兴照相馆很快便成为上海第一流的照相馆,出现了顾客盈门的盛况。

之二小说《婚姻鉴》

19158月,《礼拜六》杂志第六十三期刊登了“小草”的小说《婚姻鉴》,内容描述了两对上海年轻人婚后在不同家庭环境中的日常生活。主人公之一徐稚平的妻子杨氏,为人正统、老派,平素对子女呵护有加。某日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日,稚平谓其妻日:“此间昨来一摄影者,艺甚精明,日当邀之至家,摄一合家欢聚之图。若须为我子易一最新之衣,以与斯盛。”杨氏怫然曰:“妖镜摄影,必损我子之目光,余誓死不愿。”稚平闻言,笑允之曰:“诺。”

——以上材料均据葛涛石冬旭《具像的历史照相与清末明初上海社会生活》

提取材料信息,评述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要求:信息提取恰当: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2-03-05更新 | 429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主流服饰变化

时间主流服饰
新中国初期列宁装:双排扣西装开领,腰中间系一根布带,以灰、蓝绿色为主,耐磨、耐脏。
文革期间军装军帽:草绿色军服军帽、皮带、毛泽东像章、草绿色帆布挎包成为标配。
八十年代喇叭裤:紧裹屁股,裤腿上窄下宽,从膝盖以下逐渐放开裤管。
牛仔裤:英文名为Jeans,率先在年轻人中间流行,后逐渐普及开来。
九十年代至今国际品牌服饰:来自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的服饰成为中国的流行风。传统服饰:近些年,传统服饰逐渐在人群中流行,大街上随处可见一些身着传统服饰的人。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实,以“时代变迁与服装变化”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2-21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12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1920—1930年,女性流行剪短发,短发成为当时主要的流行发型。年轻妇女在前额留着“前刘海”。民国时期各大城市女子理短发者尤多。
图2
1950—1960年,麻花辫发型是未婚女性的主流发型。最原始的麻花辫发型朴实、简洁、利落充满阳光与活力。
图3
1980—1990年,发式千姿百态,随着日剧《血疑》在中国播出,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头成为当时的流行范本。

——摘编自李姿霓《中国妇女发型艺术潮流之探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社会主要思潮的变化影响女性的发型变化”这一观点进行说明。
2023-06-02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届高三仿真模拟(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