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63年英国公使照会清政府,提出“安置飞线直达海边以及东南各口”的要求,当时总理衙门密函沿江沿海将军、督抚,“力为设法阻止”,但是有些地方大员则提出“有所欲言,则电气运线如雷电之讯,顷刻千里”。这体现出
A.英国政府开始破坏中国主权B.地方势力对外来文明的盲目崇拜
C.清政府失去对地方管理能力D.政府内部对待西方文明出现分歧
2 . 光绪三年(1877年),李鸿章主持在天津架设电报线,效果良好,十分得意地表示,“数十百年后,必又奉为开山之祖矣”。据此可知
A.通讯事业诞生于天津B.天津居民使用了电灯
C.李鸿章出卖国家主权D.电讯产业已有所发展
3 .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而且还坐着,并且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生活观念俭朴
B.接受新事物需要过程
C.中国不需要汽车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4 . 据记载,19世纪末,在上海、天津、烟台、苏州、北京,甚至江西南昌等地街头出现有人骑自行车,上海甚至已有几百辆之多。这一记载说明
A.新旧交通工具迅速更替B.新式交通工具成为城市主导
C.传统交通方式受到冲击D.城乡之间交通条件差距较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末民初,在广大乡村,以传统畜力车及木船为主,虽有自行车和公共汽车,但发展缓慢。这说明当时我国
A.农村封闭状态严重B.城乡交通差距较大
C.新旧交通工具并存D.近代交通开始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经总理衙门批准,1878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5处试办邮政,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这一做法
A.加速了沿海自然经济的解体B.建立起中国近代邮政体制
C.推动了中国近代外交事业发展D.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首次进行了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载人飞行,开辟了人类航空史上的新纪元。此次飞行
A.尝试了蒸汽机的新应用B.加速了内燃机的创制
C.开创人类立体交通新时代D.是石油工业发展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近代上海有竹枝词题咏商人妇与夫暂作别离的轻松心情:“生小家临黄浦滨,行年老小嫁商人。妾身惯设风波险,郎欲趁船大火轮。”这反映出
A.上海地区成为近代商贸的中心
B.轮船成为近代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C.崇尚富贵的婚姻观念日益盛行
D.人们认识到新式交通工具的便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江苏省一些地区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蚕桑,沪宁铁路沿线常能见到大片的桑田:“长江一带、汉水流域以及各铁路线附近,海滨淤泥积涨之地,种棉之地,年有扩张”。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A.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工农业同步发展
B.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市场
C.资本主义势力随铁路的修建深入内地
D.铁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1909-1949年,我国多次选派留学生赴英、美、苏、法等国学习军事航空和飞机制造技术,他们学成回国后,积极主持或参与中国飞机的研制工作,试制成功了中国最早的水上飞机、仿苏E-16驱逐机、运输机等。这说明
A.留学生促进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B.航空救国是所有知识分子的理想
C.中国航空工业近代化起步比较晚
D.近代中国的航空工业技术力量雄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