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末一些富贵之人乘坐电车,理由是“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即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不欲同人道于牛马耳。且宝贵光阴,取其捷也”。由此可见(     
A.中国近代社会已全面普及电车B.富人秉持节约才选择乘坐电车
C.平等意识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D.当时人们已摒弃身份等级观念
2023-02-0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公里,只占14%……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摘编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全面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营业里程跃居世界第二,并昂首跨入高速时代,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2003年以来,铁路建设项目批复投资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已完成投资1.5万亿元。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

——摘编自《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将覆盖超90%人口》(《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后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世纪下半叶后,中国城市中出现了一些新式建筑,火车站、汽车站、航运站及自来水、电力、电话、电报等也纷纷出现。这说明,当时中国
A.城市经济功能加强B.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建设加快
C.市民生活环境恶化D.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发展
2022-06-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1年初,北京电车公司成立。该公司在筹建过程中遭到各界的强烈反对。京师总商会认为“京师并非通商口岸,而民房、商店又栉比繁多,若势必兴办,定需拆毁民房",使多数商家蒙受损失,“名为便民,实则害民”。这反映出
A.城市建设损害了市民的利益B.城市近代化与旧观念的冲突
C.旧的商会组织阻碍社会进步D.北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干上万的行人。这表明上海(     
A.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
B.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
C.传统交通工具已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D.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
7 . 1929年10月24日,在工会领导人的暗示和怂恿之下,本来就对电车不满的人力车夫“有恃无恐,争先恐后,持棍随众狂奔而去,将矛头直接对准在大街上行驶的电车……遭到重创的北京电车第二天便全部停开,直到11月10日才暂时恢复一、二、三路电车。这一现象表明
A.近代交通发展的艰难曲折B.工会关注民众的切身利益
C.电车在中国推广遭到抵制D.新式交通工具安全性很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898年5月,清廷发布上谕称建铁路为“自强要策”,正式宣布兴办铁路。截至1911年,初步建成以北京为枢纽的京奉京汉京张津浦四条官办铁路干线,以及华北的正太等官商所办各线,总长约达9292公里,其中自建铁路达5754公里。这一时期中国铁路的发展
A.反映了列强倾销商品的要求B.奠定了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C.瓦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是洋务派自强政策推动的结果
2020-04-22更新 | 84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届海南省普通高中高三5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9 .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B.时人顽固抵制和反对新的交通工具
C.现代交通工具未改变中国交通状况
D.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传统伦理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清末《违警律》规定,“乘自行车不设铃(铃铛)号(牌)者,处五日以下一日以上拘留,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罚金。”民国时期规定,市公用局管理自行车的检验、登记、核发号牌事项,巡警可以随时处罚不遵守法规的骑车人。由此可知
A.政府加强公共管理
B.崇洋媚外风气盛行
C.自行车已普遍使用
D.民众抵制西方文明
2019-05-23更新 | 619次组卷 | 26卷引用:【省级联考】海南省2019届高三高考压轴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