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据《大公报》统计,1905年至1911年,全国共创办报刊933种。其中上海214种,华南124种,江南102种,湖广65种,西南53种,华北168种,西北15种,东北50种,其他地区182种。

——摘自李仁渊《晚清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

材料二

广州地区的邮局,1902年从11个城镇的9个邮局及其23个邮政代办点,增加到88个城镇的21个邮局及165个邮政代办所。19078月开始利用粤汉铁路第一段运送邮件,仅一年时间,邮递物品从1290万件增加到1820万件。

——摘编自广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情况》

材料三

1907年邮传部统计,上海电政局所辖电报线路里程38000余里,1910年增至44000余里。1911年各省官电收归部办,均由上海电政局管辖。是年,电政局所辖电报线路里程连收归各省官办的电线在内共约100000里。

——摘自交通史编纂委员会《交通史电政编》(第二集)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上述现象与辛亥革命后革命进程迅速发展之间有无关联,并说明理由。
2 . 1860年,曾在洋行里当过买办的一些中国商人用外国轮船运来了大豆和豌豆。承揽牛庄货物运输的当地小船主们为此设下了多重关卡,阻挠这笔交易,直到货主答应今后不再用外国轮船运货,才使事端平息。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国人普遍存在排外观念B.近代交通转型充满着阻力
C.列强在华特权相对有限D.洋务运动提升了主权意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的交通建设,在道路和河渠方面,以及馆舍邮驿,都很注意。道路之开辟者,有驰道,通西南夷道,通南越道,褒斜道,回中道,子午道,飞狐道,马援所刊道和峤道……驰道的通达区域,据贾山说,是“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 “私行人,职事五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爵国公以上,欲投驿止宿者,听之。边远及无村店之处,九品以上、勋官五品以上及爵,遇屯驿止宿,亦听。并不得辄受供给。”谓私行人不应入驿而入者,笞四十。辄受供给,准赃虽少,皆杖一百。

——《唐律疏议》

材料三 自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门户洞开,外洋风雨,如潮袭来。一方面,中国的许多利权横被侵蚀。又一方面,西洋的新文明不断地输入。……中国的新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之点:第一,为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第二,为交通组织之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道路修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道路的修建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朝驿站的主要特点。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使用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23-03-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原本是荒僻渔村的青岛成为胶济铁路的起点。1905年胶州关报云“查历年出口货物,本属寥寥,惟本年忽然甚多,实因火车通行,海口利便”。随后,青岛出口贸易额超过了山东半岛传统贸易港口的烟台,发展成为山东首要商埠、华北第二大港。由此可见(     
A.铁路改变山东的经济格局B.新式交通影响城镇发展
C.山东交通运输实现近代化D.山东外贸实现转型升级
2023-01-01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日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电车,日本铁路公司的电车只要晚1分钟,车内必定播放道歉的广播,而新干线的到达和出发时刻则是以15秒为单位设定的。这反映出日本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A.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B.完善了城市交通规划体系
C.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D.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时尚化
2023-03-02更新 | 881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通信历史,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通信活动,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为了传递比较复杂的信息和进行远距离通信,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主要道路上设立了驿马和邮车,传送政府文书。这种邮驿在唐朝曾经盛极一时。邮驿传送公文,有一套比较严密的管理制度。几千年来邮驿虽然日趋严密发达,但却只负责官府文书的上呈下达。古代的民间通信十分困难,而一般的老百姓只能委托商旅或者其他顺道的人代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就是当时民间通信艰难的真实写照。

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采用西方现代通信方式,逐步取代古老的邮驿制度。一八七八年(光绪四年)春,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奉清政府之命……他于三月九日授权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芝罘(烟台)、牛庄(营口)、上海等五处海关试办邮政。从三月二十三日开始,天津、北京等地陆续开始收寄公众信件。五月一日天津海关发布邮政公告公布了寄递邮资。

---摘编自刘建辉《从古代邮驿到现代邮政》

材料二   美国邮政管理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第一届邮政局局长任命于1775年。自建立以来,美国邮政局对其邮递方式进行了无数次的改进尝试。

骡班邮递(19世纪起)气动邮件管(1893-1953年)胜利信函(1942-1945年)氢燃料电池车(现在)
动物发挥着主要作用。20世纪初,纽约、波士顿、圣路易斯、芝加哥和费城都采用地下气力输送管系统来输运邮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既保证士兵与亲人的通信,又省下货舱空间运送其他军用物资,邮政当局引入了一种新的邮件方式。他们采用了新的信筏,这种信筏能缩小到微型胶卷大小进行运送。美国邮政局目前正在测试第三代通用氢燃料电池汽车。

---摘编自婷婷《美国邮政史上的邮递方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古代到近代我国邮政通讯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美国邮递方式变迁的因素并谈谈带给你的启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后,美国、德国等相继开始修建铁路。到1850年止,世界上有19个国家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这个时期正值产业革命后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等已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工业发展又有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问题需要解决。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后,有关铁路的知识开始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被认为是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资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运营的铁路,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平均每年修建铁路300余公里,不仅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

材料三   世界主要国家铁路网密度统计表:

铁路网密度

按人口计算

按国土面积计算

总公里(公里)

统计年份

单位

公里/每万人

公里/万平方公里

中国

0.84

114

91000

2012

美国

5.55

538.3

226427

2007

加拿大

16.18

1009.2

57216

2007

俄罗斯

5.9

699.1

128000

2006

法国

5

533.62

29901

2008

德国

4.4

191.73

41896

2008

英国

2.85

680.09

16567

2006

日本

1.95

489.04

23474

2006

印度

0.63

212.51

63327

2007

——引自《世界铁路发展史》铁路资料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第一条铁路出现在英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比较中国所处世界铁路发展中的地位,并谈谈对21世纪中国大力发展铁路交通网的看法。
2022-11-29更新 | 289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05年京汉铁路正式通车后,武汉闹市区不再局限于长江边的租界一隅,以前被称为“草庐茅店,三五零星”的大硚口至湛家矶一带,也变得“三十里几比室直连矣”。由此可见,近代中国铁路建设(     
A.促进了城区面貌的变迁B.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C.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D.便利了人民大众的出行
2022-07-06更新 | 35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选择题天天练(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表为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联合成立欧亚航运公司(经营沪兰、平粤、兰包、西昆、兰新等航线)的营业收支表。据表可知
年度营业收入(元)营业支出(元)盈亏额(元)
193144202.14452611.77-408409.6
1933529462.05953063.48-423601.43
19351491856.102129786.30-637930.20
19373497206.343249407.7824798.56

A.中德贸易往来日益增加B.中国民族航空发展缓慢
C.中国西北交通有所改善D.国人出行选择日趋多元
2022-04-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事件

1814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6年后利物浦— —曼彻斯特铁路开通。

19世纪二十年代

欧美国家相继开始铁路建设。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英国在印度的铁路建设进入高峰时期,用以运输当地重要的经济资源——棉花;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向清政府提出修筑铁路的要求,李鸿章等也提出修路建议,但均被清政府拒绝。

1876

英国人擅自修筑吴淞铁路,清政府将其买下并予以拆毁。

1880

中国首条自办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为开平矿务局转运煤炭。

1889

清廷颁布上谕,宣布铁路之事为自强要策,可毅然兴办;此后,卢汉、沪宁、粤汉、正太、苏杭甬、津浦等铁路次第开办。

19世纪末

欧美国家发明电力机车,建成电气化铁路。

1911

中国共有铁路干线20余条,9946.6公里,初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几大干线四面辐射的铁路运输网络。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