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刊登于《时事画报》(1905年创刊)上的名为《粤汉铁路行车时刻表》的插图,插图中附有详细的行车时刻表。由此可知
A.火车成为了主要交通工具B.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势增强
C.乘坐火车成为社会新风尚D.交通领域开启了近代化历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铁路是现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铁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材料一   “二战后,公路和航空运输发展较快,铁路亏损严重。美、英、德、法等大量封闭并拆除铁路,不少国家不得不将铁路收归国有。进入70年代,随着日本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除美国因传统的内燃牵引不易改造外,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决定采用噪音较小而不排放废气的电力牵引,并相继修建高速铁路。高速列车实现了和航空竞争的预期目标,但票价便宜且安全、方便、舒适,铁路获得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江华《世界铁路发展的历程和启示》

材料二   199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广州—深圳准高速铁路,最初租用瑞典列车,后使用“蓝箭”国产动车组,为我国高速铁路做好技术前期准备。广深铁路一度因资金困难被迫停工,后通过股份制改造,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铁路运输企业。进入21世纪,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形成了“和谐号”动车组系列。我国铁路工业有较强的“造血能力”,没有把自己的企业变成他人的加工厂,自行开发生产的车型一度成为主力。至2015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9万千米以上,居世界第一。同时,对外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李克强总理被称为“高铁超级推销员”。

——摘编自王亦军《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回顾与发展思考》

材料三   2004年,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离,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强调:要以西部地区为重点,新建一批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要把提高装备国产化水平作为“十一五”和今后铁路建设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据国务院《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并简析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经验。
2022-12-29更新 | 473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1874年,《申报》刊登了一则外国二轮小车租赁的广告:“今有本行新到洋车,与中华车大不相同,不论天晴下雨一样可推。车上另有篷帐,下雨不湿衣服,格外奇巧。”该广告可用于说明晚清时期的上海
A.小型汽车的引入B.交通便捷化的趋势C.创新风气的兴起D.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4 .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黄包车车夫祥子的人生经历。“黄包车”的出现
A.使近代交通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B.开启了近代中国电车运输新时代
C.使交通动力从人力向机械力转变D.促进了近代中国交通形式多样化
2021-07-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