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5年京汉铁路正式通车后,武汉闹市区不再局限于长江边的租界一隅,以前被称为“草庐茅店,三五零星”的大硚口至湛家矶一带,也变得“三十里几比室直连矣”。由此可见,近代中国铁路建设(     
A.促进了城区面貌的变迁B.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C.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D.便利了人民大众的出行
2022-07-06更新 | 39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选择题天天练(三)
2 . 铁路交通在社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铁路交通从无到有。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铁路占40%,但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公里,占总比率的14%。中国近代的铁路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

——改编自《中国铁路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铁路事业较快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
187021010593822
18803721691751658
189061722433134919
1900760284402602024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后半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
2022-07-03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英国人赫德主办大清邮政时期,因为侨批信多无详细地址和具体收件人姓名而无法投送,海外华侨劳苦大众和其国内家属都拒绝向“大清邮局”交寄邮件。该史料可以佐证(     
A.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B.大清邮政成为英国工具
C.近代邮政方便了物品传递D.晚清邮驿仅服务于官方
2022-06-30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2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读图阅史。下图所示系1909年上海社会之剪影。结合所学,下列各项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坐电车三更笑语”,反映交通近代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②乘坐马车仍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③代步工具呈现出马车和电车并驾齐驱的发展趋势
④新式交通工具取代传统交通工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4更新 | 2107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6月高考历史真题变式--选择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客邮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私设的邮政机构。《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直属英国邮政总局或香港邮政局管辖,以备万一发生争议时可引用外交文书由专差递送的国际惯例。后来,清政府在《天津条约》中被迫应允。客邮地位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清朝的外交与国际接轨B.西方侵略中国方式的巨变
C.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D.近代中国邮政体系的确立
2022-05-29更新 | 30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六近代中国经济生活的变化小题狂练-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6 . 1915年《汉口中西报》刊载竹枝词《铁路》:“京汉迢迢鸟道通,骤于奔雷疾如风。羡渠历尽山川险,都在南柯一梦中。”这作为史料可以佐证
A.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
B.新式交通工具取代了传统交通工具
C.铁路通车推动了立体交通时代的到来
D.火车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冲击
2022-05-24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六近代中国经济生活的变化小题狂练-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5年至1936年间,沪宁、沪杭甬铁路以不到中国铁路总里程5%的路线长度,输送了占同时期全国铁路27.8%的流动人口,居全国之首。沿线城市站点的客流比重普遍上升,乡镇站点多为下降。这表明20世纪前期长江三角洲地区
A.传统经济结构逐步瓦解B.铁路已经成为主要交通方式
C.城乡经济差别逐步扩大D.铁路促进了区域城市化进程
2022-05-24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8专题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1894-1919)(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8 . 1880年,洋务派代表人物刘铭传在《铸造铁路意图自强折》中阐述了修建铁路的意义。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快速发展,但被外国人控制。铁路的修筑客观上
A.推动中国交通运输近代化B.增强清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C.导致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D.便于列强进一步资本输出
2022-05-21更新 | 28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六近代中国经济生活的变化小题狂练-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如表:列强在华设立的邮政机构统计表,单位:处,如表数据的变化反映出:20世纪前期
年份国别18701918187919061913
英国28141420
法国12141321
美国11114
俄国-551819
德国-2141240
日本-717129140
总计42565187344

A.列强实力对比急剧变化B.中国邮政业较快发展
C.中国基本融入世界市场D.列强对中国争夺加剧
2022-05-03更新 | 31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六近代中国经济生活的变化小题狂练-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24年12月,北京公交开通有轨电车,坊间出现了“电车一动响朗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的竹枝词。其中“来往行人上下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
B.新式交通工具触犯了传统伦理道德
C.人们对改进交通工具表达不满诉求
D.市民对新市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2022-04-25更新 | 221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点06 交通-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