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8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2018-09-10更新 | 113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2 . 清末之际,时人评论“今学堂学生,近城镇者入之,僻远不入;有势力者入之,寒微不与”。更有论者指出“长此不改,一二年后”,乡间恐怕“除百一绅富家外,大多数学龄童子皆将不识一丁”。作为直接证据,这可以用来说明
A.科举改革阻碍思想解放B.国人接受西学历史进程
C.士绅阶层影响乡村秩序D.近代教育转型的复杂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6世纪中期钟表传入中国内地,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数量已经很多。一些高官将进口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但19世纪60年代后,钟表在社会中下层逐渐流行。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A.传统等级观念已经消亡B.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兴起
C.战乱导致阶级流动加快D.工业制造能力进步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调查可知,城市市民用于迷信的消费占其杂费不小的比例,即使在上海这样的现代都市,迎神赛会仍然屡禁不止。这说明
A.民国政府对迷信活动采取放任态度B.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具有极大必要性
C.传统风俗的价值取向仍然不容忽视D.民主共和思想并未能真正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02年,英国人在汉口建起西商赛马体育会,禁止华人入内。1908年,由刘歆生、周星棠等36人在汉口发起修建华商跑马场,在其章程中强调以提倡体育、鼓励尚武精神、交换中外知识,挽回利权及各种可能体育事业。这表明,华商跑马场的设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
A.践行中体西用B.振奋国人精神C.推动清末新政D.传播民主共和
6 . 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2019-01-30更新 | 158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3-2014年福建福州一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下列史实与近代上海有关的是(     
①筹备和建造了中国最早的制碱厂     ②成立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
③修建了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④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8 . 民国初期,时装人物瓷绘是粉彩瓷器的一种。在瓷绘中,女性除了传统的育儿女红,家务劳作外,还出现了奏琴游园等社交活动,而且一些遛鸟钓鱼等男性专属活动中,也出现了女性的身影。活动场所大多是 学校、公家花园、洋行等公共场所。这反映(     
A.审美观念变化影响绘画技法的创新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使市民阶层壮大
C.艺术与政治相结合迎合了市场需求D.社会性质转变推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

(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
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2019-01-30更新 | 1536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末民初,上海滩老虎灶(又称“茶水炉子”)屈指可数,生意平淡。那时没有热水瓶,无法保存开水,附近店铺伙计来回泡茶不方便。20世纪20年代初,德商礼和洋行将西方发明的真空瓶加以改进,制成热水瓶,在上海最豪华的永安先施公司上柜出售,爱赶时髦的上海人与老虎灶茶馆开始争购这种新鲜玩意。由于军阀混战,日军侵华,渐江乡民来上海避难者纷涌等原因,老虎灶的生意渐渐兴旺起来,特别是在日军占领上海期间,百业凋零,可老虎灶却越开越多,因为那时燃料特别紧张,百姓喝茶用热水皆求助于老虎灶。

上海“老虎灶”式的低档茶馆,清晨即开门营业,一般要到晚上九、十点钟才打垟关门,中午是不休息的。光顾的茶客多为当时社会的下层人物,每到中午就有一些小商小贩,以及走访郎中、算命先生之的来此歇脚。他们泡上一壶廉价的热茶,掏出干粮,边吃边饮,说笑逗趣,传播着走街过巷所听到的各类消息看到的奇闻怪事。当时有人为之撰一联:“求名忙,求利忙,忙中偷闲,喝杯酒去;为工苦为农苦,苦中作乐,泡碗茶来。”措词浅显,通俗易懂,因而传诵一时,后来转播到苏南和江北扬州一带,流传极广。

——摘编自蓝翔《上海老虎灶寻踪》


(1)编写一幕发生在20世纪前半期上海老虎灶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中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活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20世纪前半期上海老虎灶的变化,说明老虎灶见证的历史是一部“活的历史”。
2021-06-09更新 | 34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