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中国婚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主要反映了

A.新式婚礼开始出现
B.恋爱自由新风开创
C.政府提倡新式婚礼
D.城乡流行集体婚礼
2019-08-20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城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冲刺卷(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表是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开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研究性学习时制作的一份简表。表中生活情形最早可能出现于近代哪个城市
服装类型西装、长袍马褂等
交通工具电车、汽车、马车等
住宅风格洋楼、里弄等
通讯方式电话、电报、邮传等

A.成都
B.西安
C.上海
D.武汉
3 . 1907年《上海女子世界》刊登了一则新式婚礼的消息称:“摒除一切旧俗,参用文明规则,新郎新娘,皆服西装。”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文化的沿袭
B.西方文化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推动
2019-08-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学业水平三模历史试卷
4 . 1934年的某史书记载:“妇女装束益趣新奇。先是旗袍短才及膝,袖达肘际,赤露两臂;裤长仅尺余,下服高腰洋袜,两腿皆外露;首挽圆髻,不钗不冠,近则截发烙之(指烫发),使曲散垂耳际……足着高跟鞋,头戴斜顶小帽,除戒指、臂铡外,簪环皆废矣。”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B.改良旗袍中西结合逐渐成为时尚
C.社会审美观念受西方潮流影响
D.妇女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普遍现象
2019-08-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学业水平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中国近代,西装的传入和流行不仅没有取代中国传统服饰,反而促进了中国服饰的改良。下图所示服装的样式属于

A.长袍B.马褂C.中山装D.西装
6 .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的图1与图2相比,在社会习俗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2)材料二的服饰反映了怎样的特征?

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摘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3)根据材料三,归纳铁路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019-08-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学业水平最后冲刺历史试题
7 . 服饰是一种文化,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辛亥革命后,一种新的服装开始在中国流行,它是
A.长袍马褂
B.旗袍
C.中山装
D.列宁装
2019-08-1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寒假会考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12年3月5日《时报》上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曾这样生动地描述:“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引起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C.西方文明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提倡
9 . 下图是民国时期新式婚礼的照片。从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

A.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B.中国新旧事物同时并存
C.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D.中国社会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2019-08-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鸦片战争后,外国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逐渐浸入中国沿海城市。经过多年的潜移默化,在通商口岸形成了一批穿西装、吃西餐的人群。这种现象说明了当时中国
A.传统生活方式完全被西方所取代
B.传统文化得到发扬
C.生活方式受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
D.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