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到近代,开始有社会舆论公开反对一味提倡节俭,并且主张鼓励消费,这较诸过去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变化。此时的社会舆论已开始从富民与富国的高度,对奢侈消费的作用与影响给予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为什么会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这一消费观念在近代中国产生了何种变化?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1-09-2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中国画是一门综合艺术。观察材料一的画作,判断作品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类画作的特征。
(2)照片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观察材料二的照片,列出照片所包含的两条历史信息,据此简要概括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特征。
3 . 历史发展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比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编自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

材料二



(1)材料一简要反映了我国20世纪服装的流行趋势,分别指出各阶段服饰的特点并归纳影响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如图所示三个时代美国在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后两个时代,美国政府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哪些共同之处?
2021-08-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人类历史是从孤立分散走向整体联系的过程,文明的交融与碰撞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 孤立与交汇


探究二 交流与碰撞


探究三 区域化与全球化




(1)指出图1中航线AB的开辟者。结合所学分析图片所示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2)图2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这些方面的变化对中国社会有怎样的意义?
(3)以图3 中区域集团组织为代表,提炼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概念(写出至少3个关键词)。
(4)从图4中两条曲线看,两种经济体在增长波动上各有何特点?图4、图5的信息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021-08-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英雄”

材料   如图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623日)刊发的《小英雄歌》。

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加以阐释。
2021-07-08更新 | 431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年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6 . 阅读下列关于“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的相关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虏窃国,易吾冠裳……今者清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191235日《临时政府公报》29

材料二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梳着小辫走进课堂曾引起学生们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摘编自李玉刚著《狂士怪杰:辜鸿铭别传》

材料三   自袁为总统,野有饿殍,而都下之笙歌不彻;国多忧患,而郊祀之典礼未忘。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吾侪昔以大仁大义铸此巨错,又焉敢不犯难,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1915年《讨袁宣言》

材料四   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2)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
7 . 清末民初的上海茶馆,是一幅绝妙的风俗画,真实细致地描绘出了近代前期上海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上海人饮茶风习由来已久。由于时代与社会的需要,茶馆应运而生。咸丰末同治初,繁华的南京路上出现了上海第一家大茶馆。从此,各个热闹市区大茶馆纷纷出现。按地域来分,有广式、苏式、本地式等。其中广式即广东茶馆,它的出现是因为清末民初时在上海的广东人较多。近代上海茶馆发展迅速,据宣统元年(1909年)的不完全统计,当时上海共有茶楼64家,到了民国八年(1919年),短短的十年间便增至164家。此外,尚有许多极其简陋的小茶馆,叫“老虎灶”,为一般劳苦群众暂坐歇脚、解渴消乏之处,遍布在市区各个地方。

三教九流,各行各业都把茶馆当作好去处。许多商人把茶馆当作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天清早,布、粮、糖、钱等各业商人都约定俗成地到某一特定茶楼,边喝茶,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价还价,一笔笔生意便在茶馆中谈成。茶馆中各类人杂处,各呈其态。茶客们无所不谈,因此,这里是各种消息的“台风眼”。

——摘编自倪群《近代上海的茶馆》


(1)编写一幕发生在宣统元年至民国八年某一阶段上海茶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中国当时政治、经济或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上海茶馆发展的原因。
2021-01-16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世纪初)的江村,真正使夫家接受过门媳妇的是她能为夫家生育男婴。媳妇在用餐时坐下首,或不上桌。她受到伤害时的中诉,只能通过丈夫或娘家转达。妇女可以售生丝,但必须把钱交给家长。媳妇的私房钱很少,且总是受到婆婆的严密监视。

——摘编自费孝通《江村经济》(1939年出版)

材料二:在1930年代初的上海,部分工人家庭还有小部分的学费或书报费支出。单身女工爱到大世界游玩。在她们眼里,出了两只角子(引者注:角子是旧时通用币值一角、两角小银币),从白天一两点钟可以白相(引者注:上海一带的方言,意思是。)到夜里一两点钟,再便宜也没有的了。而且里面花头来得多。上夜校是女工业余生活的主要选择之一。这使她们掌握基本的读、写能力,藉以开阔眼界,丰富精神生活。

——摘编自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

材料三:我国民法典特别是其中的婚姻家庭编秉持了新中国民事立法,特别是婚姻家庭制度所固有的男女平等理念,延续并丰富了1950年婚姻法、1980年婚姻法以及2001年婚姻法修改有关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规定,注意到并以具体的制度措施排除男性中心文化对实现婚姻家庭领域男女实质平等的不利影响,加强了对现实婚姻家庭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的特殊保护,这必将为保障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提供有效的法治保障。

——摘编自李明舜《民法典妇女权益保护条款专家梳理与解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上海及周边地区妇女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建国以来我国对妇女权益保护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年南通大生纱厂公司股票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革命军在街头为群众剪辫子


材料三   清末民初中国女子入学人数变化

单位:

年份入学人数年份入学人数
19063061912141130
190718531913166 964
190836791914177 272
1909124611915180 949

材料四   在战后和平会议要赢得一席之地,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直接参战……这是出于战略的考虑——中国必须站在战胜国一方才能出席战后和平会议, 才能以最有利的地位代表中国利益。中国人一心要在世界建立起自己的国际地位。

——徐国琦《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之大转变》

材料五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过程中, 有两个方面最能显示它的特点: 完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 是马克思主义原有的书本上没有的, 但又的确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一个方面是农民问题……另一个方面就是资本主义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因为有工人阶级、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动员了中国人口中占最大多数的农民,还组成了一个由参加这个革命的一切人组成的统一战线。

——胡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


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到四, 结合所学, 简要概述民国初年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表现。
(2)阅读材料五, 指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主要特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 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农民问题”和“资本主义问题”时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2020-12-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二: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根据材料二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