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人民日报》(1950-1951年)关于“青年劳模”事迹的报道(部分),这些报道
时间地区人物标题
1950年3月山东赵桂兰《共产党的好女儿——赵桂兰》
1950年4月河北王青梅《妇女模范王青梅当选县人民政府委员》
1950年9月黑龙江梁军《新中国的女拖拉机手梁军》
1950年11月辽宁张子富《张子富怎样进行宣传鼓动》
1951年6月安徽甘彩华《治淮女英雄甘彩华》

A.是女性参与“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生动体现
B.有助于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C.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022-05-3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各种穿越剧、抗日神剧和历史偶像剧轮番上演,一些影视作品中的雷人情节严重干扰了广大观众的正确历史观的形成,请从历史的角度看看,下面哪些影视剧中的场景是不可能发生的
①女主角欢天喜地的向康熙皇帝展示自己的无袖旗袍
②中共地下党员用电报向同伴传递日军情报
③一对年轻人身穿列宁装和布拉基(连衣裙),唱着欢快的苏联歌曲去剧院看“样板戏”
④一位刚来深圳特区打工的年轻人从互联网得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消息,毅然返乡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19-11-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位:%),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择偶标准1948~1966年1967~1976年1977~1986年1987~1996年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5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30.523.515.513.9
学历10.611.712.625.3
学历17.825.828.240.7
籍贯4.24.96.74.1

A.建国以来,籍贯因素在不断提升
B.文革以后,个人能力更受到重视
C.建国以来,家庭出身的重要性在不断下降
D.文革以前,政治面貌因素未得到充分重视
2019-08-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习俗发生很大的变化。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的结婚照和结婚证,这反映

A.穿衣打扮完全革命化、军事化
B.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彻底摒弃
C.婚姻自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
D.社会习俗受时代政治的影响
2019-06-28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宣传画能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特征,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的一幅宣传画,它能够反映

A.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B.一批新青年开始反对包办婚姻
C.服饰受到港台、欧美文化影响
D.握手开始成为常见的社交礼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曾经作为中国人主要交通工具的自行车,在汽车、摩托车大行其道的年代,几乎失去立足之地。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它又在呼唤环保健康的人群中再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这说明
A.中国社会生活节奏变慢
B.自行车具有便捷的特点
C.中国人对自行车情有独钟
D.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有童谣唱到:一进堂屋亮堂堂,房里摆的大花床,姑娘穿的花衣裳,小伙穿的列宁装。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该歌谣的流行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
B.说明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
C.反映列宁装成为当时人们的普遍选择
D.中西合璧开始成为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8 . 有人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结婚证:除了双方姓名、年龄外,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大字。这体现出
A.婚姻受阶级斗争的影响B.国家政治决定婚姻
C.意识形态制约人们的生活D.个人崇拜已影响人们的生活
9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文学作品,小说通过对简·爱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时代欧美国家妇女地位的提高。
材料二   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材料三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请回答:
(1)结合19世纪以来欧洲历史,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概括这一时期妇女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对比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妇女地位的提高出现什么新特点。
(3)你如何看待妇女地位的提高。
10 . 1911年,贵州一任姓女学生“醉心男女平权,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后被逐出家门,甚而遭到官府拘押,但仍不肯屈服,宣称“誓不受男子压制,媒妁结婚之野蛮拘束”。这则材料反映出这一女生
①受西方婚俗的影响                                 ②反对旧式婚姻
③主张简化婚礼仪式                                 ④具有自由平等思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13-03-06更新 | 7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