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时,北京有很多皇家园林,由内务府的特别机构奉宸苑管理和维持。紫禁城内有皇家花园;皇城内有北海、中海和南海三大湖泊,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城郊有颐和园。此外,北京城还有众多皇室庙宇,如社稷坛、太庙、天坛、地坛、先农坛等。高官显贵往往拥有华丽的花园,老百姓只能偶尔逛逛民间庙会和城郊的西山,街道成为他们最主要的娱乐场所。1914年,民国政府建立京都市政公所,让其担负改造旧的城市面貌从而改善人民生活的责任。同年,社稷坛被市政公所改造为中央公园,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第一个近代公园。其建设经费主要依靠北洋政府财政支出、城市居民捐赠以及门票收入。后来,北海、天坛、颐和园等纷纷向公众开放,近代公园逐渐发展成为集娱乐、商业、文化和政治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

——据(美)史明正《从御花园到公园20世纪初北京城市空间的变迁》

材料二   清末民初, 归国学人引入西方“都市森林化”城市规划理论。1931年,国民政府实业部第一次下令要求各省市筹建森林公园,以开发城市风景、增益民众健康,南京、北平等先后响应。1934 年,经实业部再次敦促后,汉口、开封等着手试行;两年后,实业部又提醒其余省市筹设切勿懈怠。然而不久后该令几近中止,森林公园建设不了了之。许多“在建”的森林公园并未完成;建成的森林公园,因城市交通和经济条件所限,主要吸引热衷西式生活风尚的都市青年或中上层社会群体,普通市民对森林公园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据左承颖《“森林”进入城市:民国时期森林公园筹设研究》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

年份198019891991199220012007201320172018
目标绿色城市卫生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宜居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海绵城市森林城市公园城市

——据韩若楠等《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北京城近代公园与传统皇家园林、庙宇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森林公园建设的主要因素,并分别予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所蕴含的先进理念。
2 .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可见当时(       
A.着装与政治生活联系紧密B.服饰深受港台欧美文化影响
C.着装开始向穿得个性过渡D.服饰式样凸显改革创新趋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概况
中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贞洁观;注重门当户对
中国近代自由恋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西式婚礼、中西结合;离婚自由;看重性情、学问、思想等
20世纪5070年代颁布《婚姻法》、保障妇女权益;一夫一妻;看重家庭出身、工作、革命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修改《婚姻法》;婚姻大龄化;传统婚礼和西式婚礼并行;传统婚俗复兴;看重家境,有房有车

——摘编自任燕《浅谈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变迁及原因》等


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2-07-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的棉布消费减少,呢线、绸缎、化纤布、毛线等的消费增加,服饰颜色上,由五彩缤纷代替了原来的蓝、灰、黑,喇叭裤、连衣裙、西装、夹克衫也成为农村年轻人的时尚。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
A.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B.民众消费习惯的改变
C.国企改革的全面开展D.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扫盲运动使广大人民获得教育,得到改造。如嵊县崇仁镇600多名老太太在接受教育后,树立了相信共产党而不是泥菩萨的正确信念,主动地停止念佛,开始节省时间和金钱用于生产。参加“一贯道"的农民接受教育后,意识到被骗纷纷主动脱离道门。南陵县2000名刀徒接受教育后,自愿退出了“刀会”。这表明扫盲运动
A.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B.提高了人民的识字能力
C.促进了“一五计划"的完成D.消除了民间的迷信思想
2022-01-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一些代表性作品,如长篇小说代表-“三红一创”(《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表现了主人公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忍受各种难以想象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这表明当时中国文坛
A.各种流派竞相呈现B.注重凸显主流价值观
C.跨越现实追求浪漫D.着眼海外面向全世界
7 . 有学者指出,“将妇女写进历史,就意味着历史的传统定义要改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官修的《元史·列女传》展现的国家倡导的所谓贞烈形象,到了清代获得了进一步的强化。继《元史》增加《列女传》篇幅后,清官修《明史·列女传》增至3卷。但卷数及记述妇女人数的增加,并没能带来妇女形象的丰富,反而更加逼仄,几乎完全集中在贞烈一类的妇女,以“某某烈妇”“某某节妇”开始叙述,几成程式。

——摘编自向燕南、王汐牟《中国古代历史书写中妇女形象的迁变》

材料二   学界对中国妇女史的研究,滥觞于20世纪初的一批男性学者,他们采用传统史学方法研究女性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或注重对制度的考量,或注重对女性生活、婚姻、缠足等问题的研究,侧重于揭示妇女从属性社会地位的形成过程与演变。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妇女史研究除关注极少数女英雄外,几乎处于沉寂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以美国学者高彦颐、中国香港学者叶汉明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力图对男性视角与男性书写所产生的规范历史予以新的解释,讨论了宋明以来直至20世纪的中国妇女在文化、医学、技术、婚姻等相关领域的活动,丰富了学术界对历史时期妇女社会生活的认识,对中国妇女史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刘正刚《明清地域社会变迁中的广东乡村妇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妇女的“烈女”形象得以强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变化及其影响。
2021-04-29更新 | 378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声演员侯宝林、作家老舍、语言学家吕叔湘等成立相声改进小组,成立识字班,停演了部分拿伦理和底层群众开玩笑的段子,并参加了赴朝慰问团曲艺服务大队,配合形势创作《如此美国》《圣诞节攻势》等受到欢迎的新文艺作品。这些做法
A.体现了文艺新风为国家服务B.鼓舞了中朝军民的战斗士气
C.贯彻了“双百”方针的精神D.完成了传统曲艺的推陈出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就努力给他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发展出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伴随着旧士族消亡过程的是新型士人阶层的成长。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人文化”,胸怀“天下”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旗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成为制约君主重要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这一群体的认识及行为,通常倾向于维护中央集权,而其力量的崛起,客观上又构成了对君主专制的制约因素。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经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诸多仁人志士秉承救国救民的责任担当,一方面开始对传统价值观体系进行批判与反思,另一方面“开眼看世界”,开始吸纳与接受西方文明中的相关要素。国人的精神家园一直无所归从,从而形成近代中国国民价值观的“一盘散沙”状态。从梁启超到鲁迅,许多仁人志士对近代国人的价值观形态进行过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但在国破家残的民族危机背景下,并无一党一派能够提供理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思路。

——摘编自《形态·逻辑: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价值观变迁的历史性透视》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价值观变迁,唤醒了人们的平等意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公民意识。原来以集权为特征的权力价值和以领袖魅力为特征的人治(德治)不能不受到极大的冲击,并逐渐被民主制度和法理权威所解构和取代。

——摘编自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的建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理想中的“士”应具备的品德,为此,他提出什么主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新型士人阶层”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鸦片战争后价值观念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值观变迁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提出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三大卫生工作原则。1952年,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将这三大卫生工作原则与周恩来提出的“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并列为我国卫生工作的四项原则。这四项卫生工作原则的提出(     )
A.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B.践行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
C.推动了新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D.体现了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完善
2020-09-23更新 | 402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