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的棉布消费减少,呢线、绸缎、化纤布、毛线等的消费增加,服饰颜色上,由五彩缤纷代替了原来的蓝、灰、黑,喇叭裤、连衣裙、西装、夹克衫也成为农村年轻人的时尚。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
A.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B.民众消费习惯的改变
C.国企改革的全面开展D.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2 .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后,乡村民众对该法产生了很多误解和谣言,如说婚姻法是“离婚法”“妇女法”“离婚妇女不正经”等等。三年之后,中央竟不得不以“贯彻婚姻法运动月”的群众运动方式予以应对。由此可见,这部法律的制定
A.彻底颠覆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B.开启了新中国的民主法制进程
C.加快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的实现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
3 . 有学者指出,“将妇女写进历史,就意味着历史的传统定义要改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官修的《元史·列女传》展现的国家倡导的所谓贞烈形象,到了清代获得了进一步的强化。继《元史》增加《列女传》篇幅后,清官修《明史·列女传》增至3卷。但卷数及记述妇女人数的增加,并没能带来妇女形象的丰富,反而更加逼仄,几乎完全集中在贞烈一类的妇女,以“某某烈妇”“某某节妇”开始叙述,几成程式。

——摘编自向燕南、王汐牟《中国古代历史书写中妇女形象的迁变》

材料二   学界对中国妇女史的研究,滥觞于20世纪初的一批男性学者,他们采用传统史学方法研究女性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或注重对制度的考量,或注重对女性生活、婚姻、缠足等问题的研究,侧重于揭示妇女从属性社会地位的形成过程与演变。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妇女史研究除关注极少数女英雄外,几乎处于沉寂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以美国学者高彦颐、中国香港学者叶汉明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力图对男性视角与男性书写所产生的规范历史予以新的解释,讨论了宋明以来直至20世纪的中国妇女在文化、医学、技术、婚姻等相关领域的活动,丰富了学术界对历史时期妇女社会生活的认识,对中国妇女史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刘正刚《明清地域社会变迁中的广东乡村妇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妇女的“烈女”形象得以强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变化及其影响。
2021-04-29更新 | 37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80年代,国内掀起“金庸热”“琼瑶热”“三毛热”“领袖和知名人士传记热”等读书热潮。进入20世纪90年代,财经类、应用类、科幻类图书渐成新宠,具有独特生活家居理念的时尚期刊《格调》等流行读物得到了白领群体的欢迎。这一变化主要是基于
A.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共存B.“二为”方向的方针开始得到贯彻
C.民众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外来新词简表

时期主要外来新词来源
汉代到唐代苜蓿、葡萄、琵琶、胡豆、胡琴西域
佛陀、和尚、袈裟、菩萨古代印度
晚清到“五四”前后赛恩斯—科学、德谟克拉西—民主、布尔什维克—无产阶级、布尔乔亚—资产阶级、德律风—电话、梵婀玲—小提琴、伯理玺天德—总统、沙发、咖啡、三明治、幽默英国、俄国、日本
改革开放后艾滋病、因特网、迪斯科、IT、WTO、DVD、XP、巴士、热狗、超级市场、纳米、麦当劳、派对、脱口秀西方发达国家
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相关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6 .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正是全力建设新中国的时候,耐磨耐脏的工装成了当时的流行服饰,同时,双排扣西装开领、腰中系一根布带的列宁装也风靡一时。60年代时,“解放装”“干部装”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流行服饰,而以绿、蓝为主色调的65式军便服,甚至创造了“全民皆兵”的景象。服饰发生变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A.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最终确立B.中国传统的和谐理念已深入人心
C.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刻影响和推动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20-09-08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姓名(字)
西汉班超 班彪(史学家)扬雄(文学家) 韩延寿(画家) 卫青 霍去病
宋代周敦颐(字茂叔) 欧阳修(字永叔) 陆游(字放翁) 岳飞(字鹏举) 韩世忠(字靓臣)
晚清与近代曾国藩 李鸿章 康有为 黄兴 陈独秀 李大钊 叶挺 邹韬奋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刘开国 朱援朝 王建设 董跃进 张超美 艾计划 李卫兵 肖灭资
改革开放以来刘向东 洪俊杰 张小康 陈春莲 杨萍文 周亮 唐柳 童安娜 赵丽莎 徐杨 卓夫

材料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注重给人起名字。下表是我国几个历史时期名人或普通人的姓名(有的含字)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中名字所含信息进行概括,提炼出一个观点,并予以分析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逻辑合理、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汇编。

年代主要热词
1949年10月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当家作主、五年计划、苏联老大哥、中山装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右派、大跃进、公共食堂、票证、雷锋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夺权、红卫兵、知青、乒乓外交、两弹一星、绿军装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法制、大包干、万元户、“五讲”“四美”、高考、银河—Ⅰ号、喇叭裤
20世纪90年代海选、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大哥大、上网、休闲装
21世纪初期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八荣八耻”、短信、杨利伟、入世、博客、上合组织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新时代、“四个全面”、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购


根据上述材料,从不同时期若干有关联的热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任选一个角度确立论题,论述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18-07-12更新 | 619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有人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结婚证:除了双方姓名、年龄外,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大字。这体现出
A.婚姻受阶级斗争的影响B.国家政治决定婚姻
C.意识形态制约人们的生活D.个人崇拜已影响人们的生活
10 .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不能说明
时期所送的嫁妆
20世纪80年代被褥、“红包被”、“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
21世纪初被褥、“红包被”、高档组合家具、名牌手表、笔记本电脑、汽车

A.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B.嫁妆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C.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大为提高D.嫁妆既保留了传统特色,又体现了时代特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