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概况
中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贞洁观;注重门当户对
中国近代自由恋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西式婚礼、中西结合;离婚自由;看重性情、学问、思想等
20世纪5070年代颁布《婚姻法》、保障妇女权益;一夫一妻;看重家庭出身、工作、革命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修改《婚姻法》;婚姻大龄化;传统婚礼和西式婚礼并行;传统婚俗复兴;看重家境,有房有车

——摘编自任燕《浅谈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变迁及原因》等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的中国历史知识予以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3 . 下表中国普通话推广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1978年国家以中等师范学校和小学为开端,加强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教学
1982年“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载入宪法
1994年国家启动普通话水平测试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诞生,首次确定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律地位

由此可知,推广普通话
A.具有长期性与法律保障B.促进各地区文化交流
C.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繁荣D.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
2022-02-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活]

材料一   晚清以来,伴随着西风东渐,星期制传入中国。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视星期制为文明之制,主动仿行。而湖广总督张之洞规定两湖书院的学生只准休旬假(十日放假一日),不得过星期日。1902年至1911年夏,由于清政府推行新政,各学堂、中央各部和地方衙门陆续实行星期日公休制度。1912年民国肇建,南京临时政府“期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采用了星期日公休制度。与此同时,星期制也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渐成都市生活中新的工作与休闲的节奏。合理的休息与适度的休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的精神面貌。

——摘编自湛晓白《时间的社会文化史》

材料二   1949年之后,新中国沿用近代以来形成的星期日公休制度。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第174号令,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利用和过好双休日,对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消费休闲和社会风尚都有很大影响,从星期日公休制到一周双休,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为个人自由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摘编自《人民日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晚清至民国星期制普及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近代以来星期“公休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021-10-07更新 | 1929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理科)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50年代,苏联式的“布拉吉”连衣裙在中国年轻女性中成为时尚代表;到60年代文革初明,男性化的土绿色军服和带“八一”字样的铜头腰带又受到女青年们的追捧,“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装扮风一时。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女性积极投身国防建设B.服饰时尚受政治形势影响
C.国家发展推动男女平等D.服装实用性愈发受到重视
6 . 上世纪70年代,《人民画报》封面女性形象大多是女工、女战士、女知青,而1978年以后,画报封面多为女明星、女演员、女运动员。对这一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女性开始成为国家建设重要力量B.经济体制转型影响社会价值观念
C.全国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的热潮D.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相对下降

7 . 材料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婚姻制度在近代中国占统治地位。1950年,新中国正式实行《婚姻法》,之后又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结婚制度、离婚制度、少数民族和涉外婚姻制度等方面的法规、条例和解释。新的婚姻制度废除了早婚、包办婚姻,倡导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等新风新俗。新制度在部分大中城市得到较好的贯彻,但广大乡村及边疆省份反映较为冷淡。1953年,中央提出“要在婚姻问题上系统地批驳旧思想、旧制度和旧习惯”,并以运动月的形式加以集中宣传和推行。针对各地的婚姻自主现状,宣传重点各有不同。在基本实现婚姻自主的地区,宣传家庭在农业互助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在婚姻自主尚未实现的地区,则继续批判旧的封建婚姻制度。至1956 年,新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创建现代婚姻制度的任务。

——摘编自黄桂琴、张志永《建国初期婚姻制度改革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婚姻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婚姻制度改革的主要作用。
8 . 1868年,上海首次出现自行车;建国以后,中国自行车自主品牌逐渐增多;截止2017年国内共有77家共享单车企业,累计投入了2300万辆共享单车。材料反映出
A.中国制造水平和能力领先世界
B.交通事业发展适应了社会需要
C.大众心态从保守逐渐走向开放
D.环保观念深入了百姓日常生活
9 . “自西医发明齿科之学,世之患齿病者,皆受其益。至其所镶之齿,有磁制者、有金制者。金制者价较昂贵,最觉璨然可观,于是此风盛行。即平日并非无齿男女亦有彼此镶嵌二三粒”。这种现象表明了当时社会
A.口腔医学受到了国人的追捧
B.审美观念呈现出多样化
C.盛行外来文明冲击下的拜金之风
D.全盘西化的偏激文化心态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购物方式的变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57年国家开始发行肉票,随后,粮票、油票、煤票、豆腐票、肉票、蛋票、糖票、肥皂票、布票、棉花票、火柴票、家具票……各种票证让人眼花缭乱,人们只能凭借各种票证去供销社、合作社排队,才能购买到物品。
1983年北京兴起了中国第一家超市。随后,自选商场、购物中心等迅速发展。
1992年广东省的珠江频道播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购物节目,电视购物作为一种全新的销售方式,开始进入老百姓的视野,受到广大顾客的青睐,2014年达到352亿多元。
1996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宗网络购物,购物人是加拿大驻中国大使贝详,通过实华开公司的网点,购进了一只景泰蓝“龙凤牡丹”。中国的“网络购物”由此起步
2008年中国手机购物正式兴起,迅速超越PU传统网购而成为更受青睐的网络购物载体。网购、团购逐步成为流行模式。
2016年2016年,熊猫眼.TV开辟了互联网购物新纪元。视频直播互动加线下体验店相结合的模式,采用熊猫大侠的同城配送方式,一经推出迅速得到市场的强烈反响。随着“熊掌”“熊样”“熊出没”等新型场景式购物的不断创新,中国的网购也跨越了一个新时代,这也成就了一个新的群体—剁手党。

——据《百年中国》等


请从上表中提取至少两项以上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购物方式变迁趋势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说明逻辑严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