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1870-1900年的铁路里程(单位:千公里)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
1870年21010593822
1880年3731691751658
1890年61722433134919
1900年790284402602024
①铁路成为欧美国家准入市场的必备要件②密切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
③初步形成了遍布各洲的铁路网④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7-11更新 | 3009次组卷 | 4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分层班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轮船进入中国是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近代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B.近代中国交通有半殖民地色彩
C.中西交通运输存在巨大差别D.工业革命的成果已经传入中国

3 .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每个时代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1894—1911年,我国共修建铁路约94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国有铁路仅占20%左右。列强按照各自的需要设计和修建铁路,标准不一,造成了中国铁路的混乱和落后局面。

1912年,袁世凯宣布“统一路政”,把各省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用以抵借外债,列强夺得的路权达13000多公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执政以后,以官僚买办资本与帝国主义“合资”的方式修建铁路,共修建铁路约15000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计划地发展铁路。到1978年,铁路营业里程达49940公里,全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

1982年,我国政府指出“铁路运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力发展铁路运输。到198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52119公里。

结合材料和所学,解读铁路在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道:“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妆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新式小车”是近代交通工具自行车
B.“新式小车”仅仅满足了达官贵人的出行需要
C.“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D.“新式小车”已经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