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江宁马路和宁省铁路的建成,以及马车、火车的出现,使南京下关得以与主城密切联系起来,它们之间的空地始得开发利用,新的建筑纷纷沿主干道向城区东北部建设。这反映出南京新式交通的构建(     
A.促进了城市的空间拓展B.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
C.提升了城市的管理水平D.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2 . 1950年6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各地的支持下,穿越巴蜀的成渝铁路开工,为修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拉开了序幕。到1957年,全国铁路线长度翻了一番以上,大部分内陆省份都有铁路通到中国其他地区。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铁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C.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重视D.独立工业体系已建立
2022-08-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八所省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5年京汉铁路正式通车后,武汉闹市区不再局限于长江边的租界一隅,以前被称为“草庐茅店,三五零星”的大硚口至湛家矶一带,也变得“三十里几比室直连矣”。由此可见,近代中国铁路建设(     
A.促进了城区面貌的变迁B.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C.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D.便利了人民大众的出行
2022-07-06更新 | 35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1988~2020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图(单位:万千米)。这反映该时期的中国
A.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B.高速公路在交通中居主导地位
C.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确立D.高速公路的里程位居世界首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京城官员士大夫聚集,保守思想浓厚,在洋务运动造轮船、办铁路之初,动辄纷起反对,斥为崇洋。清末以后,京城官员外出公务差旅,往往尽量借道轮船、火车。这一变化反映了
A.交通发展促进思想解放B.传统观念制约交通发展
C.近代社会转型异常艰难D.中国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济青高铁建成运营后,构成了连接济南、青岛间多个中心城市和通达沿海的烟台、威海、日照等中心城市的快速客运主通道,逐步形成省内的2小时交通圈。这表明
A.新型交通工具加快城市化进程B.经济版图彻底突破了地域界限
C.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D.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2021-02-05更新 | 441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在浙江余姚的小地主,从余姚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
2020-12-07更新 | 585次组卷 | 5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14年上海发布了《公路安全须知》,规定了行人、乘客、驾驶员、修理员等须注意的事项。其中有“协助救济翻车,扶弱伤者……行车遇险应协助救伤并据实报告,大车让小车先行”、“过牲畜时勿使快车或急鸣喇叭”、“不要一面走路一面看报”等等。这印证了
A.近代交通文明在上海逐步确立
B.中国的交通领域开始近代化
C.城市民众的生活习俗发生变化
D.临时政府通过立法规范交通
9 . 据记载,19世纪末,在上海、天津、烟台、苏州、北京,甚至江西南昌等地街头出现有人骑自行车,上海甚至已有几百辆之多。这一记载说明
A.新旧交通工具迅速更替B.新式交通工具成为城市主导
C.传统交通方式受到冲击D.城乡之间交通条件差距较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825年至1835年年底,英国国会通过了54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铁路公司采用股份制形式,发行债券和股票,迅速完成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1870年联合王国通车铁路长达15500英里,英国近代化铁路运输体系大体完成。铁路建设时期,一英里的单轨铁路在铁轨的用铁量就达到200吨,随着“铁路热”的升温,国内所需铁矿量巨大。此外,同期英国国内煤产量的50%用于冶铁工业。铁路通车后,可以从特伦特河畔伯顿快速地运出啤酒,从格里尔姆斯比等新型港口迅速地运出鱼等海鲜产品。依靠铁路运输,邮局送达的信件从1839年的7600万件增长到1870年的86300万件。一座座小村庄在进入铁路时代后,成为了铁路枢纽,快速发展起来。铁路也使人们快速地来往于不同的地区成为可能。

——摘编自胡晓莹《英国工业化时期的铁路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后,内河小轮船发展,铁路火车出现,内地交通也日渐进步。有很多乡僻士商,未出门之前对西学新说不明所以,因而思想保守,眼界封闭,后来由于出门远行,坐了轮船、火车,见了城市景象,头脑开始开通,思想由此趋新。……自从有了轮船,往返于通商城市的商人们乘坐轮船数千里指日可到,商贾贩运往返其间视以为常,再也不必像以往那样一去三年不得回家而使家人忍受久盼不归之苦了。如上海轮船通航后,有竹枝词题咏商人妇与夫暂作别离的感受:“生小家临黄浦滨,行年老小嫁商人。妾身惯设风波险,郎欲趁船大火轮。”

——摘编自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的生活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路建设对中西方社会发展产生的相似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