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邮政和通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短跑选手刘长春在张学良将军资助下从上海搭乘轮船赴美参加奥运会,尽管刘长春最终没有进入短跑决赛,但是作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名字永远载入了史册。当时传播这一消息可运用的媒介有
①电话
②电视
③网络
④电报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18-06-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四川成都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丝绸产地,同时也是重要的丝绸交易市场,上海也是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心,在1885年的时候两地市场价格的浮动基本上实现了同步。对上述现象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A.轮船航运业的发展
B.大众报业的发展
C.铁路交通业的发展
D.电报业的发展
2018-06-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

领域表现
服饰长袍马褂、西装、①、旗袍
餐饮中餐与②
交通工具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火车、轮船和③
通讯工具邮政通信、④、电报

(1)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标清序号)

(2)下列三幅图片是一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下图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穿着改良旗袍的五位婆婆            不再缠足的姑姑               刚剪掉辫子的四位爷爷

材料一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3)据材料一,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

材料二一些闭塞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4)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018-05-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黄遵宪(1848—1905)这首《今别离》诗反映的是
A.铁路交通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C.电报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递方式
D.西方建筑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
A.电话B.电报
C.邮寄信件D.电子邮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晚清诗人黄遵宪在1890年作《今别离》:“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其描述的是
A.报刊杂志
B.有线电报
C.轮船运输
D.无线电报
7 .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表,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武汉
铁路1825年1876年1906年
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19年
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
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
汽车1883年1901年1921年
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5年

A.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D.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呈现地域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4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山东省》记载:“山东近年电话建设,颇有进步,而济南为电话线网之集中点。但有商办、省办、部办三种。商办者,成立最早,通话范围在济南市区,省办、部办电话,皆最近五年成立。”此记载可以佐证近代山东
A.通信事业的起步早于其他省份
B.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
C.工商业的发展由分散趋向集中
D.经济重心从沿海转向内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电话从西方传入中国是在
A.晚清时期B.民国初年C.国民政府时期D.新中国成立后
2017-08-2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李鸿章曾赞叹西方的一种发明说:“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定可对百朋,隔颜色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火车B.电话C.电报D.飞机
2017-08-24更新 | 12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省诏安县桥东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