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路和公路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读下面《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六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建成通车(     
   
A.对东西部经济联系起到一定纽带作用
B.意味着西藏自治区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
C.体现出新中国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视
D.反映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10-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中载:1923年“火车于本月十四日又行开运,晋粮出境往直隶、往石家庄,每日行十数火车,每车运载新斗可三百石……粮因出境,价又增加”;1932年“近来粮价减缩……一则外省之粟由铁路来晋者不少,此吾晋之粮价逐渐减少也。”据此可知
A.军阀混战导致粮价骤变B.交通改善影响区域粮价
C.经济危机冲击本土经济D.恶性通胀破坏社会生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具有代表性的铁路遗产一览表

——摘编自崔卫华、杨成林《中国近代铁路产的时空分布与遗产价值研究》

材料二 中东铁路是沙俄政府为夺取中国东北地区资源并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连接中俄两国的“丁”字形铁路。中东铁路通车后,中国一些爱国官员、士绅为维护民族尊严,从1908年至1930年间先后修建了齐昂、呼海、洮昂等6条民族铁路,成为国人与外国列强抗争的标志。在铁路修建过程中,一大批信仰布尔什维克的俄国工人来到中国,先进的思想开始在中国工人间传播。1923年10月,东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在哈尔滨成立。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铁路的附属事业如海运、矿山、鞍山钢铁厂、电气事业、旅馆与地方教育事业等,都随之兴起,而且批国际性商贺城市也迅速形成。近20个国家先后在哈尔滨设立了领事馆,百余种外文报刊在此发行。

——摘编自周喜峰《中东铁路的修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晩清铁路建设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铁路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0年,第一条巴黎地铁在塞纳河右岸投入运行,其他线路也随后开放,员工和工人们因地铁可以居住在距离单位很远的地方。这表明
A.大众交通改变了城市居住格局
B.交通革命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C.社会各阶层间实现了快速流动
D.民众之间的情感联系日益密切
2021-06-01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21年初,北京电车公司成立。该公司在筹建过程中遭到各界的强烈反对。京师总商会认为“京师并非通商口岸,而民房、商店又栉比繁多,若势必兴办,定需拆毁民房",使多数商家蒙受损失,“名为便民,实则害民”。这反映出
A.城市建设损害了市民的利益B.城市近代化与旧观念的冲突
C.旧的商会组织阻碍社会进步D.北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统一六国后,修筑了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并统一了牟辙宽度;同时开通灵渠,沟通湘江与漓江。丝绸之路在汉代贯通,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唐朝驿道将近2.5万公里,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元朝拓展了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公里,为当时世界之最。

——据孙家驷编《道路概论》等

材料二1879年,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请求修筑铁路,顽固派以“破坏风水”、“与民争利”等理由反对。经李鸿章多次斡旋,1881年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全长11公里。但通车后不久朝廷就下令禁止使用机车,于是改用骡马拖曳。到1911年,全国铁路近1万公里,但90%受外国人控制。自20世纪初汽车输入中国后,通行汽车的公路在中国发展起来。到194612月,中国公路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但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能通行的只有一半左右。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1955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一五”计划(1953-1957),明确提出“发展运输业,特别是铁路的建设,使之适应于国家经济建设、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流通的扩大、居民对交通的需要”。到1957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9862公里,比1949年增长35.8%.公路通车里程为25.5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了215.3%.海拔高、工程艰巨的康藏、青藏、新藏公路,也都相继通车。在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之间也修建了许多简易公路。1957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在水路运输方面,1957年全国内河航运里程已达14.4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长51.6%.

——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1953-1957年)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交通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交通建设相对迟滞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建国初期交通建设发展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铁路运输始于19世纪30年代。1830年,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的通车营运,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它全线使用蒸汽机车牵引,从而使蒸汽机车走出试验阶段,进入商业性实用阶段。它的运输完全由铁路公司经营以自己的车辆运载客货,收取运费。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成功,在英国开启了一个铁路建设大发展的时期。18351837年,形成了第一次“铁路热”,议会批准拟建铁路1700英里拟建方案不断获准,投建项目也相继完工。1870年,联合王国通车铁路长达15500英里,占最后通车里数的70%以上。至此,英国很少再有远离铁路交通线的地方了,囊括全英的近代化铁路运输体系大体建成。

——摘编自张廷茂《英国铁路运输与工业革命进程》

材料二   20世纪初年,中国兴起了一股创办民营铁路公司的热潮。1903年,清政府商部颁布《铁路简明章程》,其规定“无论华洋官商”,均“可禀请开办铁路”,而且“集股总以华股占多数为限”;“洋商请办”,亦“须留出股额十分之三,任华人照原价附股”,从而使华商获得了建筑铁路的权利。1903年,《铁路简明章程》公布后,即有商人筹组公司,自办铁路。19031910年的8年间,全国共有15个省设立了铁路公司先后有18家民办铁路公司应时而生。19011911年,中国新建铁路里程总计约8200公里,其中外商直接建筑的计3700余公里,占45.1%外资通过向清朝政府提供贷款而间接建筑的计300公里,占40.3%;中国人自己建筑的,包括京张铁路在内,计约1200公里,只占14.6%而已。

——摘编自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铁路建设与清末中国铁路建设的不同,并分析19世纪英国铁路建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铁路建设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美、法、德、低等国开始兴建铁路。19世纪50年代,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埃及等国的土地上也出现了铁路。19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列强提出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要求,并付诸行动。光绪二年(1876年),英国人擅自修建了10余公里长的吴淞铁路,但不久即被清政府赎回、拆毁。1880年,开平矿务局以“非由铁路运煤.诫恐终难振作"和“愚误各兵船之用"等理由,得到清朝政府许可,从矿区所在的唐山动工修筑一条铁路到胥各庄。次年建成,全长9.7公里,名唐胥铁路。

——摘编自陈振江主编<中国大通史·清》

材料二   19491950年底,新中国修复的铁路达到14089公里,使原有铁路基本畅通。到1952年底,除了重修已毁弃的旧线路602公里外,又修建了三条新线路,总长1263公里,使全国通车里程达到24578公里接近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份。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中国铁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强铁路建设的影响。
10 . 在近代中国,广大内陆地区依然长期使用竹排或牛皮筏、羊皮筏等原始工具渡运客人,而没有使用轮船等先进交通工具。这一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西方先进交通工具的影响小
B.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
C.地理环境的制约
D.经济发展不均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