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7月,联合48300个商会的美国商会发表决议指出:“承认苏联是从美苏贸易关系中获得任何重大利益的先决条件。”美国出口商表示“希望尽快与苏联建交,不然的话,美国就会丧失一个有利的市场”。后不久,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的决议指出:“由于苏联政府是稳固的,由于所有国家都承认苏联政府并同它建立了外交关系和贸易关系……参议院和众议院特决定……同俄国的苏维埃政府进行会谈。”同时,苏联也在积极谋求苏美关系正常化。双方很快就所谓“苏联的宣传”“限制外国人的权利”以及债务和财产赔偿等问题达成和解。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摘编自陈从阳、李晚景《1933年美苏建交中的经济因素》

材料二   戴高乐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地球上的力量分配变得再简单不过了,再粗暴不过了……只有美国和苏联是强国。”但从一开始美苏对雅尔塔协议就理解各异。美国企图通过雅尔塔协议使苏联放弃对东欧的影响,苏联则认为雅尔塔协议确认了东欧历史趋向。1947年。杜鲁门渲染“共产主义是对自由世界的威胁”,扬言要“全世界采取美国的制度”,里根说苏联是“罪恶的帝国”,苏联则更坚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美苏关系结构中不仅包含了传统的强权政治,还增添了“核威慑”这一新的竞争手段,战后的军备竞赛造成95%的核弹头集中在美苏两国手中。

——摘编自杨铮《战后美苏关系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结束后美苏关系的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2022-11-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具的变化。


材料二 (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16世纪初,该家族出租了16个牧羊场。……

汤申家族还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营活动。1516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1.8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

——摘编自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

材料三 1933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19362月国会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以土壤保护的名义,即通过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一至图四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的时代。这些农具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汤申家族拥有的牧场较多,可能与当时英国什么经济运动有关?这一运动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美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政府制定的具体的农业调整政策是什么?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022-01-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英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31月,《东方杂志》在第30卷第1号以《新年的梦想》特号专刊的形式对“梦想的中国”来稿进行刊载。

材料   “梦想的中国”来稿关键词统计表

关键词提到该词的作者人数该词在全部稿件中一共出现的次数
阶级2758
教育2750
帝国主义2341
民族2170
日本1838
社会主义1320
世界大同1113次(“大同世界"视为近似词归入此类)
文化2234
世界大战56

——摘编自耿密《民国知识精英的“国家梦”》


提取材料信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对其进行合理解读。(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农业的持续萧条,罗斯福政府先后两次颁布《农业调整法》,通过削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等方式维持粮食价格,不致出现“谷贱伤农”。其次,政府还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农场主提供援助,19331937年仅因干旱而给农场主的援助就达到10亿美元。同时,为解决农业过度开发和农产品过剩等问题,罗斯福政府还通过立法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等形式,采取了如退耕还林等措施对农业资源进行保护,到1940年,新政把相当于1930年耕地面积16的土地从农业生产中撤出来,并予以绿化。此外,美国政府还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从而大大提升美国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力量。

——摘编自曾中平《罗斯福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政策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由此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粮食产量不足的困境,初步解决农民温饱问题。80年代中期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多次给乡镇企业以政策支持,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增收的巨大动力。进入新世纪,党中央从全局出发先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振兴”等农村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1225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摘编自孙竹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农业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罗斯福农业政策相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政策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美国工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大规模生产的能力超过此前水平。

在1928年到1929年的牛市期间,分期付款的方式和股市获得的利润暂时提高了美国人民的购买力。等股市利润完全消失,男女老少担心怎么支付汽车、收音机和家具的欠款。制造商不得已让自己的工厂减少生产,失业的员工减少了全国潜在的购买力……到了1930年底,经济水平比正常年份降低28%,1000多家银行破产,失业人数达到600万人左右。

——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从大繁荣到大萧条》

材料二   大萧条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三   为了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二战后,美国及其盟国重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包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不得随意变动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1%的范围浮动。这一体系的建立带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全球经济的依存。……关贸总协定在1947—1994年间,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近10万种,……如果贸易规则出现争议或者被违反,那么关贸总协定的争议解决机制有权做出有约束力的决定。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大萧条在国内国际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大萧条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方国家为“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所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020-09-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南京政府成立后,即率先与之签订新的关税条约,规定各自给对方以最惠国待遇。1930 年美国国会通过《斯姆特一霍利法案》,将美国的关税提高了50%。中国一些本来在美国畅销的产品销售量逐年减少,如桐油、兽皮、生丝、羊毛、抽丝品、棉花、猪鬃酒类产品、蛋类及蛋产品等。相反,美国输往中国商品的种类中;棉花、煤油、烟叶、小麦、汽车、机械、木材等却逐年增加。1932 年,美国仅棉花一项输入中国就达8400万美元,煤油、烟叶也在2000万美元以上。1931 年美国制造品输入中国总额为22503949美元,而中国制造品输美仅有10437756美元。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史蒂芬.波特强调应加强与中国的商业联系,中国终会“成为美国在国外最大、最富、最便利的市场”。

——摘编 自仇华飞《20世纪30年代美国关税政策与中美贸易》

材料二: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不久邓小平就于1979年1月28日对美国进行了访问,期间中美两国交换了对国际局势、产权、最惠国待遇等相关问题的看法,并签署了领事、贸易、科技和文化交流协议。邓小平访美后,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迅猛,两国之间企业往来频繁,也签署了一系列促进中美贸易发展的协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举办贸易展览会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贸易关系协定》等协定。1979 年7月7日,两国政府签订了为期三年的《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决定从1980年2月1日开始相互给予最惠国关税待遇,使中关贸易实现了正常化。

——摘编自任泽平《来自历次中美贸易战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 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分析对中美两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
7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罗斯福在19331月采用与债务国使节会谈办法,提示他们只需象征性支付一定数额,以便解除他所受的政治压力。罗斯福就任总统时,日内瓦裁军会议已奄奄一息。他建议休会56周,并表示将采取一切可能措施,使这次裁军会议取得切实成果。为表示诚意,他首先决定进一步削减只有14万人的美国陆军。19334月忙于第一次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挤出时间“邀请所有债务国派代表前来白宫与他讨论债务问题,为6月间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做准备。但他心里想得最多的是利用债务问题,以便通过裁军寻求经济复兴与和平”。419日,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还宣布将通过一项互惠贸易法案。5月,来自柏林消息证实:希特勒正千方百计重建德军。为此,罗斯福于16日向参加裁军会议的54国首脑发出呼吁,再次要求裁军。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罗斯福采取的对外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采取上述举措的原因。
2020-09-0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061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将进口税提高到占征税商品值的60%。结果1931年美国纳税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比1914年高出41.5%。这个新关税法案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关税大战。到1931年底,欧洲各国进口税比1929年提高了60%~100%(如表6所示)。

欧洲国家的关税率(1913年=100)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中卷》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世界性的关税大战问题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10-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决定着以农为本乃治国之要,小农生产的稳定与否,是社会统治安危兴亡和最敏感的晴雨表。封建王朝不断的兴衰更替中,不断积累起诸如土地兼并、水利失修、吏治腐败乃至内乱外祸,到王朝末年,必然产生小农生产的严重蒌缩,农民生计无着,被迫离乡背井,造成大量流民出现。自然灾害也是造成小农破产的重要因素。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原先依托着旧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和社会权益的相当一部分人口会在吐纳代谢的高速社会运动中被无情地甩出轨道。近代的畸形社会中,原有的旧模式流民仍不断再生,又诱发出更多的流民.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

材料二 罗斯福就任后,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令”,授权总统整顿银行业,恢复金融系统。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成立“联邦紧急救济总署”,通过该署对失业者进行直接救济,但罗斯福只是把“直接救济”作为权宜之计。1933年陆续成立“公共工程署”,“民用工程署”,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大批失业人口重获就业机会。

——摘编自王金虎等《美国历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失业问题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为解决迫在眉睫的生存困难,截止1949年11月26日,北京市共计发出粮食21万斤,1949至1950年冬,成都市共发救济粮食596.66万石。天津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给城市贫民和失业工人发放小本贷款共计6000万人民券,以帮助他们开展生产活动。武汉市1950年6—8月,全市完成解放大道等道路修建工程,修武金堤等50余公里,共招募失业人员8000多人。中共中央制定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劳资两利、公私兼顾”政策,对公营和私营企业采取相应措施,积极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高中伟《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失业治理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历史上流民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分析流民问题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失业问题严重的原因,指出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失业政策的共同之处。
2020-04-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乃至世界都有面临危机和压力的时候。应对危机需要“选择性变革”。真正的挑战恰恰在于,在危机中如何取舍,想清楚哪些部分运作良好、不需要改变,哪些部分不再可行、需要变更。他们必须判断,哪些零件可以留下并适应全新的情况;另一方面也需要鼓足勇气去辨认那些必须变革的方面。这就要求国家找到符合自身能力的新方案,来适应当下的自己。

——摘编自贾雷德·戴蒙德《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曾楚媛译,中信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


谈谈你对材料观点的认识(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