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我们对美国的崛起感到兴趣,这种兴趣必定不在国际方面,至关重要的是独立本身,是《独立宣言》以及1787年美国宪法。在决定性的年代,年轻的美国依托它们找到了自己。在新生的美国社会,人们把通往神圣不可侵犯的所有权特权——即金钱的——道路向一切人开放。利润不是保留给一个严密封闭的阶级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在一个比其他地方更开放的社会中碰碰运气,都可能随时随地跨越社会阶层间的巨大障碍。大量新来的移民为美国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启动。征服西部和远西部的美国,基本上是信奉新教的美国,新教单枪匹马地面对移民这种突然产生的困难的人文局势,使这熊熊的火焰维持不熄。

——摘编自[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不仅仅是一场美国的国内巨变,也同样引发了一场国际经济的变革。与胡佛不同,罗斯福将贸易政策作为推动国内经济的突破口。在1932年被提名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前,他就公开支持赫尔的国际经济原则并将之写入其竞选宣言。赫尔是自由贸易原则的忠实信徒,他认为只有实行开放的国际贸易,才能复兴世界经济。在赫尔的推动下,罗斯福设法让国会通过了《互惠贸易法案》。到二战爆发前夕,美国先后与二十多个国家签订了贸易条约,与签约国家实施了“互惠贸易”“平等待遇”,直至1947年这些原则被写入关贸总协定。

——摘编自张振江《从英镑到美元:国际经济霸权的转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崛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评述罗斯福新政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其影响。
2022-05-14更新 | 19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些历史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是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但有一些事件却让历史的发展突然进入加速期直至极大地改变世界的面貌。基于上述看法,他们以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为切入点编写了一本世界近现代史书籍。以下是其目录节选:

第一章文艺复兴

……

第四章明朝崛起

……

第八章征服新大陆

第九章宗教改革

……

第三十章美国革命

第三十一章南太平洋的开辟

第三十二章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四十六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第四十七章帝国主义

第四十八章中国的革命

第四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五十章俄国革命

……

第五十九章中国崛起对全球的重要性(1978年至今)

第六十章苏联的崩溃

第六十一章“9·11”和反恐战争(2001年至今)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62个大事件塑造700年世界文明》


请回答:请仿照以上目录格式,选择一个历史事件作为其中一个章节补充进目录,概述该事件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概述所选事件,说明理由,表达清晰,持论有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北方的力量得到了决定性的加强,保证了内战中民主力量对南方种植园制度的胜利。学术界认为,18401860年是美国经济的加速发展时期,到这个时期末,美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工业国。再经过20年到世纪之交,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时影响,更要考察其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其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美]亨利·黑兹利特《一课经济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的理论观点,谈谈你对罗斯福新政的看法。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粮食危机爆发前,斯大林虽然曾萌生过采用强制办法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念头,但基本上还是继承了列宁的观点,对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给予了肯定。粮食危机爆发后,斯大林对个体农民经济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认为小农经济是“最没有保障、最原始、最不发达、出产商品最少的经济”,并将其视为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而个体农民则是“最后一个资产阶级”,一直在走“旧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斯大林断言:‘我们在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是不能进一步发展的。”在斯大林的心目中,个体生产的农民已由新经济政策时期工人阶级的联盟者变为了革命的对象,小农必然摆脱不了在疾风暴雨般的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被消灭的命运。

——摘编自张勇《斯大林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评析》

材料二   19335月,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主要内容包括对自愿减少棉花、小麦、玉米、烟草、稻米、猪和奶制品等所谓“基本农产品”生产的农民给予补贴并发放商品贷款,与农产品加工者签订销售合同并规定销售定额和出口补贴等,其目的是通过限制农产品生产来恢复供求平衡,提高农产品价格,进而恢复农民购买力。在1933年的《农业调整法》中,政府对自愿减产的农民的补贴主要来自农产品加工税。

——摘编自张准《论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南部“三农”问题的影响》


(1)分别指出斯大林时期苏联与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的农业政策,并说明其目的。
(2)结合苏联与美国农业政策,谈谈你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近现代史重要经济理论简表(部分)

时间经济理论代表人物主要主张
15世纪到17世纪中期盛行重商主义“重商”“重工”与"国家干预"。认为国力增强是基于贸易的顺差所获得的财富,尽可能让别国金银流入本国
18世纪后期产生19世纪风靡欧洲经济自由主义亚当·斯密认为在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为目的,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节,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
1936年产生凯恩斯主义凯恩斯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货币学派布伦纳、安德森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政府需要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时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量和年增长率,以保持基本稳定的物价水平
20世纪70年代出现供给学派蒙代尔、拉弗等降低个人和企业纳税的税率,以增加个人储蓄能力,刺激人们和企业的积极性;取消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削减社会福利支出
20世纪80年代后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卢卡斯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大部分技术进步是出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

——摘编自朱彤书《近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和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等


以“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为主题,参考表中信息,结合相关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自拟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持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9-09更新 | 21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2学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贸易政策与经济发展】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由于重商主义在欧洲的流行,英国政府鼓励谷物出口,限制进口到18世纪中后期,虽然英国的农业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但仍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需要。为了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英国政府于1815年颁布了谷物法,限制来自外国的廉价谷物对本国谷物的冲击。

——摘编自李其荣《世界通史》(近代卷)

材料二   美国为了不让别国商品染指美国市场,于1930年6月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共有890种商品提高了进口税率,其中50种从免税改为征税,平均进口税率提高到40%的新高度。加拿大几乎在斯穆特—霍利法案出台的同时,通过法案大幅度提高向美国货征收的进口税率,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提高商品进口税率,有些国家还对用于购买外国货的外汇实行管制,或者限制商品进口数。1932年,英国建立帝国特惠制,英国、殖民地和自治领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排他性的贸易集团,占有世界五分之一陆地面积的辽阔市场。

——摘编白胡毓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际关系中的经济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1815年谷物法颁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指出1815年谷物法与1930年斯穆特—霍利法案的共同本质,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傅立叶(1772—1837)认为,从社会生产的运作状况来说,工业文明是一种无限制经济自由的制度,它没有计划,无限竞争,从竞争中又产生了“工业封建主义”即垄断,由此使整个社会生产呈现出无政府主义和生产危机。服从于这一运作规律,每个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只要符合自己的意愿,即使其行为有害于社会也在所不顾,社会的整体利益可以丝毫不加考虑,社会个人与集体处在经常斗争状态,一些人的幸福与发财建立在别人的不幸甚至是毁灭之上。

——摘编自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   在亚当·斯密(1723—1790)看来,市场的自由竞争实现了社会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着人们实现着个人利益,也增进着国家的财富,这是现行社会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是个人财富与国民财富增长的动力。就生产形式而言,自由竞争并不会带来生产的无序化,相反,在市场的自由调节下,社会在进行均衡的生产,实现自然的和谐与有序。亚当·斯密坚定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才能激活起“经济人”天生具有的一种创造欲望和创造能力。

——摘编自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傅立叶和亚当·斯密对“经济自由主义”的不同看法。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傅立叶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结合史实说明后人为解决“经济自由主义”的弊端所作的有益尝试。
2022-01-05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一轮巩固卷7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共中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宣布,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实行全国学生的武装训练1940年成立了延安体育会,组织和推动体育运动,增强军民体质在陕甘宁边区的学校,体育是必修课,低年级以走、跑等活动性游戏为主;高年级除了赛跑、爬山、跳高、跳远、双杠、石锁、太极拳、滑冰、游泳等项目外,还有军事常识学习与操练。延安大学成立了体育系,培养了一批体育人才,这些学员大多分配到部队和学校担任体育工作。在陕甘宁边区从清晨到傍晚到处都能看到学生、战士锻炼的身影,群众体育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摘编自刘宇《抗战时期根据地体育运动开展状况探析》

材料二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完成,美国教育家掀起了一场儿童研究运动,推动联邦政府先后召开了两次儿童白宫会议。1929,受经济危机影响,学校艺术教育缺失,艺术教师离职引起了公共工程署负责人哈利·霍普金斯的担忧,他认为公共工程署应展开一场艺术教育。新政中开展了儿童美术教育、戏剧教育、音乐教育、文学教育,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仅纽约市参加过美术课堂的儿童超过200,开展了几百次艺术展。儿童戏剧成就显著,人们创作上演了《皇帝的新装》等多部著作,为年轻剧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联邦儿童戏剧计划提高了他们的戏剧欣赏水平,为美国戏剧的发展培养了消费者。音乐教育激发了儿童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推动了美国本土音乐的发展。这时期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也深深贯彻了罗斯福总统所倡导的民生主义。教育孩子们在困难时期要懂得心存希望、要懂得关心帮助困难的人。这对提高孩子的道德观、教育他们成为优秀的公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宋海燕《未来公民的塑造: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儿童美育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体育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时期美育教育的原因和影响。
2021-07-07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高三5月考前练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