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面是1929~1934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收支总额变化趋势图(单位:百万美元)。据此推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A.“大萧条”局面逐渐结束B.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发展日益艰难
C.经济运行机制得以调整D.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弊端显现
2 . 1929年的经济危机发生后,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由此可知当时(     
A.各国经济联系中断B.国家干预成为主流
C.区域集团化成趋势D.世界经济缺乏规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俄国十月革命后,美国始终不承认苏俄(联)。但1930年,苏联成为世界各国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的第二大买主。罗斯福执政后,国内要求与苏联改善关系的呼声日益强烈。1933年11月,美苏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由此可见,美苏建交
A.突破了经济民族主义的藩篱B.基于共同解决经济危机的考量
C.迎合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D.表明两国摒弃了意识形态差异
4 . 学者许倬云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有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另一种则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这两种选择
A.说明实行福利主义政策已成为共识
B.均通过经济改革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C.反映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
D.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部分国家经济发展大事简表。

1849年

英国废除鼓励发展英国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的《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

1929年

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家庭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1934年

苏联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总数的71.4%

1934年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到达华盛顿,当时罗斯福正在采取与自由竞争不同的经济政策以应对大危机,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与罗斯福不谋而合


上表从某些角度揭示了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的两个趋势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召开前夕,主办方雇人挨家挨户低价推销会员券,并取消建造世博会标志性建筑计划,大幅降低场馆造价。而1939年纽约世博会,纽约市长从联邦政府争取到占全国1/7的复兴资金,修建地铁、公路并建造了255个体育场。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方政府权力的扩大B.经济发展理念和政策的改变
C.应对法西斯侵略扩张D.企业对利润空间的过度追求

7 . 材料   1846年6月英国废除《谷物法》,逐步取消了给予殖民地产品的优惠关税,之后又废除了《航海条例》,这些措施从总体上降低了外国商品进入殖民地的关税水平,开放了英国和殖民地的贸易市场。

1932年78月,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召开了专门讨论经济问题的帝国特别会议,英国和各自治领之间签订了一系列双边贸易协定。在这些协定中英国答应进入英国市场的自治领商品除20%照章课税外,其余一律豁免征税;而自治领也豁免了一系列英国商品的关税;自治领和殖民地在拟定关税政策时,要接收英国的建议,对从英国以外的国家输入商品要征收高额关税。这就是所谓的帝国特惠制。帝国特惠制建立,使英国商品在自治领市场享有较第三国商品更优越的地位。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帝国特惠制”的主要影响。
8 . 近现代社会是工业化的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改变了近代国人的生活面貌……除传统社会的农民、地主等阶级之外,在城市中产生了一批新的社会力量,如买办、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他们同新的经济关系血肉相连,又构成了整个社会变化的基干”。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

——据张世贤《西方经济思想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况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史实简述洋务运动的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描述曲线A代表的经济理论影响力的演变历程。并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020-01-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7年的大丰收使美国的经济形势变得严峻,罗斯福指出农业立法的主导思想,是战胜天气变化对农产品产量造成的波动,“保证消费者有充足的食物和纤维,停止浪费土地,减少巨大的剩余和灾难性短缺的缺口”。国会则明确农业政策的目标是帮助农业生产者取得公平的价格和收入。1938年2月,罗斯福签署新《农业调整法》。该法将农产品分为基本农产品和非基本农产品,对前者实行强制性管控措施。农业部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和销售配额,配额由农场主表决通过后强制执行。执行控制计划的农场主,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预付土壤保护补贴,还能以农产品作为抵押获取贷款。农场主可根据来年的市场价格,决定归还现金还是置留抵押的农产品。政府则出资建立存储仓库,多余粮食通过销售体系解决部分存货,或发放给无力购买的急需者。这种以常平仓制度(中国古代政府调控粮价的重要举措)为核心的农业法律制度,有力保证美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和繁荣。

——摘编自李超民《(1938年农业调整法)与常平仓:美国当代农业繁荣的保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制定《1938年农业调整法》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938年农业调整法》的特点。
10 . 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罗斯福新政
1930年1940年
拖拉机92万台156.67万台
谷物联合收割机6.1万台19万台
玉米摘收机5万台11万台

A.推行“以工代赈”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C.整顿财政金融体系D.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