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
A.恢复银行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
2019-01-30更新 | 202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北京卷)
2 . 英镑国际地位的兴衰

材料   1694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1英镑等于20先令,1先令等于12便士。1717年,铸造金币,确定1盎司黄金合317先令10.5便士。从此,英镑按黄金固定了价格。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以法律形式正式确认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采用金本位制。19世纪中后期,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英镑成为国际结算中的硬通货,不仅在英国殖民地和附属国广泛使用,而且被其他国家用作外汇储备和对外结算货币,在国际金融领域里占据了霸主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经济受到重大打击,导致金本位制崩溃。20世纪30年代,英镑颓势已不可挽回。二战爆发后,英镑贬值,对美元汇率不断下跌。此后,英镑地位更加衰败,无力同美元相抗,只能追随美元浮动。

——摘编自薛艳《英镑的兴衰与现实选择》许国云《谈谈英镑的变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英镑国际地位的兴衰。
2021-03-30更新 | 506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一幅漫画,对该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虚假繁荣隐含严重危机B.世界大战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C.福利制度带来沉重财政负担D.“冷战”对抗导致经济衰退
2021-04-14更新 | 422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一模(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3年,美国社会围绕联邦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一场争论。右图是当时的一幅漫画,图中城门上的字意为“美国宪法”;城墙上方的字意为“美国公民”;冲向城门的驴子(借用“特洛伊木马”的典故)身上的字意为“新政”“暴政”。该漫画的寓意是
A.批评新政企图突破美国宪法的限制B.反对政府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赞成政府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政策D.敦促政府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市场
2021-05-12更新 | 402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柯立芝总统时期,政府给大企业较为松的发展环境,1922年起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复兴管理局和公共工程局。制订行业法规;里根总统执政后,大规模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放松政府对经济的管制、促进了经济复苏。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①“柯立芝繁荣”表明国家干预效果明显
②罗斯福政府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③里根政府放弃国家干预,实行市场经济
④经济政策随着时代调整服务于经济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5-17更新 | 358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对经济的干预或减少干预的根本出发点
A.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
B.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C.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
D.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2018-11-28更新 | 103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8—2019学年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罗斯福提出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从此,有人挨饿不仅是私人的事,而是被剥夺了基本权利,政府和全社会有责任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从这观念出发,罗斯福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做出的重大举措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D.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29年,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破土动工。拖拉机厂的建设者,除了苏联人,还有美国人和德国人,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就有730名。到1932年,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800人。出现这种现象的时代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计划经济体制的有力推动
C.经济全球化的影响D.西方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
2021-04-12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中国金融中心与世界金融体系

材料1912年,中国银行在北京开业,并赋予了中央银行的地位及相应特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北京、天津还增设了许多商业银行。北京和天津的金融地位已高于其他地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了把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适当分离,把上海发展为金融中心的方针,设立中央银行于上海,并把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总行南移至上海,并增加官股、指派官股董事监事。1928年,北平(当年北京改名为北平)某银行的营业报告写到:“北平入春以来,因南北军事未经解决,交通又复阻滞,以致银根枯窘,各业均受影响,倒闭时有所闻”。

——摘编自吴景平《近代中国金融中心的区域变迁》


(1)依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金融中心的转移,并结合所学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金融中心转移的原因。

材料   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召开,66个国家代表与会。英国企图让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承担保持世界金融货币平衡的义务,从而维持英国自己的主导地位。

4月19日,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实际贬值41%,英法担心自身经济利益受到严重冲击,迫切要求召开国际会议以稳定汇率
6月12日,会议召开
6月14日,英法美达成初步协议:将美元稳定在4美元合1英镑的水平,允许上下浮动3%
6月17日,罗斯福总统来电反对此协议,称“要实现稳定货币的最终目标不能只靠三四个国家的努力,需要在世界范围采取行动”
7月3日,罗斯福总统再次来电,提出“固定汇率也不是正确的答案。我们必须做的是……方便产品交换、互通有无”
7月27日,宣布无限期休会,实质性问题未达成协议。会后,英帝国的成员国组成英镑区,法国为首的黄金集团则形成了更加充分的保护圈,美国则先后与28个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

——摘编自金卫星《1929—1933年大萧条与伦敦世界经济会议》


(2)结合所学,为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撰写一份解说词。
2021-05-11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有人形容1929年经济危机时期的美国总统胡佛,“他把自己视为美国企业的啦啦队长,而不是美国经济的裁判员、教练员或者运动员”。这反映了胡佛
A.奉行自由放任的原则B.开始成为垄断集团利益的代表
C.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D.主张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