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材料一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明,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大,这是使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

材料二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摘编自人民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全球化三方面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1914年至1945年西欧历史发展的趋势,并运用相关史实对该趋势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语句通顺)
2 . 黄金货币与世界经济

19世纪发明了一种新的国际货币制度——金本位制,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和不断扩大的国家资本流动的需要。1821 年,英国正式启动金本位制度,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英镑含 7.32238 克纯金。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金本位制。金本位时期是世界经济中工业迅速增长的时期,在这种情形下,有可能通过进行调节而不出现通货贬值趋势。英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也导致了在国际结算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英镑作为黄金的补充。

1931 年,德国和英国相继取消了金本位制,1933 年,美国也取消了金本位制。接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废除金本位制。黄金退出了国内货币流通领域。此后,英联邦集团、美元集团、金(本位)集团、德国集团、日元集团等不同货币集团逐步形成。

1944 年,依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国际货币制度,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各国货币可以通过美元间接兑换黄金,以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形式保留了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黄金仍然发挥着最终国际货币的职能。

20世纪 60 年代后半期,由于美国出现了国际收支逆差,人们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1971 年 8 月,美国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暂时停止美元兑换黄金。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金汇兑本位最终解体。1976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达成了“牙买加协议”, 决定推动黄金非货币化。从此黄金失去了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

——摘编自李翀《论黄金货币地位的演变与前景》


以“黄金货币与世界经济”为视角,对材料进行解读。
2020-05-12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这时全国再也没人搞货币兑换了。纽约州一位州参议员到首府开会,自带一周吃的东西……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金手套”锦标赛半决赛,门票除五分钱娱乐税必须付现金外,其余可以用任何食物偿付,其中有香肠、床垫、帽子、鞋子、大衣、女睡衣、照相机、玩具、高尔夫球裤、机工工具、涂脚药膏、《圣经(新约)》等。
——摘编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水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摘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   新政挽救资本主义结构的计划,还有两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是1933年6月建立的房主贷款公司。在这个机构存在的三年之中,它向100万以上的房主共贷款30多亿美元。其次,为刺激近于停工的房屋建筑业,国会于1934年6月建立联邦住房管理局,发放建筑新房和修理房屋的抵押贷款。运用长期低怎贷款,联邦住房管理局对恢复私营住房建筑业起了巨大作用。在1934年至1940年之间,它发放修理住房贷款合计9.45亿美元,发放建筑新房贷款合计23亿美元。
——摘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四 美国“次货危机”是从革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级抵押贷款是美国部分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方式之一。在借款人无力偿贷而不得不将名下财产抵押的情况下,贷款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又把抵押品上市转成基金。鉴于住房市场降温,银行利率上升,很多借款人无力履约的局面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造成贷款机构遭受重创,导致大量买入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基金陷入困境,引发金融形势激烈变化,殃及国际市场。
——摘编自《光明日报》,2007年8月17日(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为什么当时美国出现了用实物进行交换的反常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房主贷款公司和联邦住房管理局在缓解危机中所发挥的作用。
(4)比较材料三、四,指出房贷为什么在新政时期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而在当前却引发了次贷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