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自由主义和干预主义是西方数百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理论思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认为客观上存在着一个经济关系的世界,它是同政府或政治分开而独立的。这就是自由市场的世界,它本身受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如供求规律所制约。政府应尽可能不加干预,不应设有关卡,到处都应实行自由贸易。至于工人,他们不应期望得到超过最低生活水平的工资。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了自由放任政策。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933年后美国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由政府担保存款安全,规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家,要求不得从事股票市场投机的信贷活动,恢复了整个信贷体系,稳定了人心。吸收18~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造林、森林防火等工作,国家建造18万项公共工程,使得400万人获得了就业机会。农民在一年内收入提高了38,购买力提高了25%,到1935年农业净收入比1932年增加了33.78亿美元。此外,美国联邦政府对企业再生产进行干预。

——摘编自于燕飞《罗斯福新政及其意义研究》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自由放任主义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提炼作者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措施和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60字左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美国总统胡佛为应对经济危机,继续增加联邦政府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入,鼓励各地扩大在修建水坝、桥梁及清除贫民窟等方面的贷款;允许各州银行实行“银行休假”。上述做法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差异主要在于
A.推行的行政力度不同B.追求的根本目标不同
C.遵循的法律程序不同D.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
2020-07-11更新 | 5335次组卷 | 59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罗斯福新政初期,美国社会失业、流浪人口增多现象严重,一些学者很少担心政府对群众的衣食供给问题,却十分担心总统能否赋予他们采取措施实施保障的能力。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A.政府拥有强大的物质保障B.以工代赈面临多重挑战
C.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D.社会保障急需立法支持
4 . 轻重学说是中国古代一种政府理财的经济学说,其出发点是国家直接进入商业领域取得经济收入,强调对货币铸造权的垄断,以手中的货币间接控制五谷食米等生活资料。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这两种经济学说
A.其实践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B.都是反思当时经济政策的产物
C.都强调公有制经济的发展D.都强调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020-05-13更新 | 27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江苏历史真题变试题
5 . 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夜战中,战士们都在肩头带着明亮的标志,以避免自相射击。根据同一原则,在这项计划中合作的人,也必须随时相互识别。因此,我们已为此提供了一种荣誉标志。”谈话中获得“荣誉标志”的合作人
A.被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B.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C.须遵守全国工业复兴署所制定的法规D.须吸纳广大失业人口以缓解压力
6 . 1936年,霍华德·E柯什那撰文指出:罗斯福我们的政府相对简单权责有限的时候上台掌权,他将其转变为极其复杂且臃肿的机构来控制商业,使自由人的生活陷入混乱。毫不夸张地说,政府在他上台时还较弱,但很快便被他改造得强大无比。”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
A.改变了美国分权制衡机制B.促进了美国代议制的完善
C.未能使美国快速摆脱危机D.提升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复兴署给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或公司颁发蓝鹰标志,对此,有人在媒体上发表如下漫画,此举表明作者的态度是(  )
A.建议政府开拓海外市场B.赞扬新政盘活美国经济
C.呼吁美国应建立极权统治D.谴责罗斯福干涉自由经济
8 . 特朗普上台后,新一届政府明确提出“美国第一、美国优先”的口号,毫不掩饰地唱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调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4月,众议员霍利和斯穆特联名提出了新的关税法议案,对农产品和 若干种工业品的进口税率作了新的提高。在它修订的12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中,提高税率的进口商品有890种,美国进口的平均税率由38.2%提高至55.3%,达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水平。该法案于1930年6月17日在全世界各国包括美国近1000名经济学家的抗议中经胡佛签署成为法律。

——查·金德伯格《1929—1933年世界经济萧条》

材料二 1934年3月,罗斯福提议实行互惠贸易,并于三个月后被国会通过,自由主义开始代替保护主义。20世纪七十年代爆发了 “石油危机”,此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增长速 度放慢,美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持续下降。由于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美国外贸出现了逆差,外国产品竞争的加剧和外贸形势的恶化,在美国国内引起了新一轮贸易 保护主义浪潮。

——张小青《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材料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明显。特朗普执政 后,秉持“美国经济利益第一”原则,只看重美国的绝对经济收益,且只维护美国自身的 经济利益。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收益效果,相反在损害美国自身的同时还侵害了其他国 家的合理利益,给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巨大消极影响。

——周亚鹏《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斯穆特一霍利法案》出台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国际影响。
(2)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国内出现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调解贸易争端的国际机构。
(3)历史证明贸易保护主义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正确途径。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给美国提出合理的建议。
9 . 在 20 世纪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苏俄(联)、美、中三国在处理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方面给我们留下许多启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这里最重要的是对市场机制的认识,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是否允许引进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强调的正是这一点。他说:“据我看来,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在这种那种程度上,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

材料二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 年 3 月 4 日)

材料三   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 1956 年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已经发现问题,也曾做过放权让利的努力,但效果不好。邓小平 1978 年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机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王浩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苏俄(联)、美、中三国的有关史实,以“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现代化发展的作用”为主题,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时要正反举例,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 字左右。)
2019-11-11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联邦法院对几个重要案件的判决结果。这些判决结果表明
时间案件判决结果
1935年5月国家复兴管理局指控谢克特家禽公司违反鸡肉生产行业制定的规则国家复兴管理局违宪
1936年1月美国(联邦政府)诉巴特勒违反农业调整法农业调整法是国会立法权对地方经济活动的违宪性使用
1936年6月企业主诉纽约州建立妇女和童工最低工资制纽约州无权制定最低工资制法案

A.美国的司法体制较为落后
B.新政最大阻力来自联邦法院
C.罗斯福新政冲击了旧秩序
D.三权分立体制制约美国发展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