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如图)是1860—1970年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年)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苏冷战的影响
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3-03-16更新 | 575次组卷 | 6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鲤城北大培文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斯大林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美国人所追求的目的,是从经济紊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以上材料说明新政(     
A.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B.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D.目的是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2021-07-14更新 | 440次组卷 | 85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
4 . “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好处”,他乐观地预计,危机只是暂时的,“繁荣就在眼前”。这是一位美国总统对当时时局看法,这位总统是(     
A.胡佛B.罗斯福C.肯尼迪D.克林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福利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是罗斯福在大萧条与新政实施期间的言论:

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不是作为一桩慈善事业,而是作为一种社会义务。

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与材料一相关的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二 近来随着财政赤字激增,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福利制度的认识。
7 . 脱贫减困是民生的关键问题,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如明代林希元《荒政丛言》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货"”…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教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掲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教助贫户,并设立“纳业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在一次演讲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向公众提出了公民应该享有“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罗斯福提出的这一自由,意味着摆脱贫穷不再是个人的行为,也就是说,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

——《大国崛起》

材料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我们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个成就,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摘自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使“人们免于贫困”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8 . 1930年,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提高了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的关税率,全部关税的总平均率由33%增为40%。这一做法
A.加剧世界经济秩序混乱B.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C.减少美国政府财政收入D.摆脱了经济危机困扰
2020-07-15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缓解了失业问题,又扩大了内需并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D.兴办公共工程
2020-06-08更新 | 68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0年福建八县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经济大危机(10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美元贬值,刺激出口B.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2020-05-13更新 | 299次组卷 | 60卷引用: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