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世界经济格局及演变

材料一:

时间国家说明
17世纪荷兰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上的单极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德、法经济上的多极化
二十世纪初(一战后)美国经济上的单极化
二战后美国、苏联政治上的多极化
70年代后美国、日本、德国当代经济强国

材料二   20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
各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1930年40%9.5%7.6%10.5%2.9%5%
1937年36.2%9.5%4.3%10.4%3.5%3.7%
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1925年14%15%7%8%1%4%
1937年13%16%5%9%4%%

材料三   几个世纪以来,世界的经济中心随着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也在变动着,二战后,世界经济重心正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打破了二、三百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一向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格局,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

——《亚洲新势力——2030:世界经济重心转移》


问题
(1)从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独霸世界经济整整100年的时间,英国单极的世界经济格局表现在哪些方面?
(2)基于材料二,阐述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及影响?
(3)用史实论证“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观点
(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世界经济格局及演变的看法。
2020-03-21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4月(二模)质量监控测试历史试题
2 . 美国的民主历程

“……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种妥协的制度,……它既不像欧洲旧政府那样建立在传统之上,也不像追随法国革命的政府那样建立在原则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协和暂时搁置对立原则的对抗的做法上,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英)约翰·达尔贝格

——阿克顿《美国革命的政治原因》)



问题:
(1)请你在文本框的A、B两处天上恰当的文字。
(2)综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18世纪)“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种妥协的制度”这段话。

2019-09-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文明的演进
从历史来讲,现代化的涵义是指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在此引领下,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演进,某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同学对此进行了讨论后作了如下专题的阐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中国古代的青铜文明某博物馆收藏有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器内铭文记载:“裘卫用玉璋与贵族矩伯换取了80朋(货币单位)的土地。这个换取手续征得了五个贵族的同意,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通过这样的途径,裘卫聚敛了大量财富。裘卫家族的第三代,随葬物品享用‘五鼎八簋’。按西周礼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主题二西方社会的法治文明《拿破仑法典》现藏于某博物馆,以下为其中的摘录


主题三现代经济的两种模式某同学建立个人历史博物馆,收集有如下两张图片


主题四中国现代的政治文明某博物馆陈列有新中国国徽设计的两种方案。方案①是以玉壁为主体,图案中有国家名称、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方案②是改进后的图样,保留了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加入了天安门图案。



                  方案①                            方案②
(1)依据主题一的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信息内容信息分析
土地交换在监督下完成
土地与玉璋以朋为单位进行交换可以说明西周社会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水平不高
可以说明西周中期已经出现僭越礼制的现象
青铜器的铭文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2)概括主题二中条款的原则,并指出该文件的思想来源。
(3)主题三两幅图片反映的经济模式有何不同目的?其共同手段是什么?
(4)结合20世纪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谈谈你对主题四方案②加入天安门图案的理解。
2020-03-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4月学习能力诊断历史试题

4 . 要探究“罗斯福新政”,首先需要收集、辨析史料。

(1)就研究“罗斯福新政”而言,以上三则材料哪些是原始史料,哪些是非原始史料?(填写字母)。

阅读威廉·洛克腾堡《罗斯福与新政》一书中的叙述:

1933至1938这6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剧变,但即使是那些最打破前例的“新政”计划,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思想。

(2)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3)从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的角度,谈谈你对“新政”的看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
(1)阅读材料,根据上述历史人物的主张分别将他们归为两类,并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指出胡佛在担心什么?你认为这种担心是否有必要,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可那类观点?说明理由。
2016-11-18更新 | 4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