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5是1929-1979年美国总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变化示意图


——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统计数据整理

材料二   1934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罗斯福政府提交的《互惠贸易协定法案》。该法案授权总统对外谈判缔结互惠贸易协定,并可根据协定修改关税税率,上下幅度可达50%。1934年到1939年,美国先后与28个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该法律(《互惠贸易协定法》)最初有效期为3年,以后延长了11次,直至1962年才失效。

——据金卫星《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探析》


(1)指出第一波峰期形成时世界经济面临的形势,并说明1934年关税税率调整的意义。
(2)结合第二波峰期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互惠贸易协定法》失效的原因。
2 . 近代以来,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

材料   一十九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   当世界上其他国家,至少就自由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经济陷入一片停滞之时,唯独苏联……最保守的估计,从1929年开始,一直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便增加了3倍。1938年时,苏联总生产量在全球所占的比例,已从1929年的5%跃升为18%。同一时期,美英法三国的比例,却由全球总额的59%跌落为52%。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联境内毫无失业现象。于是不分意识形态,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被当时的评论斥责为是“由莫斯科之手”签署的“带有苏联印章的红色新政”,是要以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的模样改造美国。


(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现象?结合所学简述这一现象形成的过程。
(2)结合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苏联与美英法三国经济的不同发展趋势。“以苏联为师”主要是指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时评对于罗斯福新政所持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