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6—1848年欧洲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国际性危机。危机由先后爆发的三种危机构成:农业危机、金融危机、工业危机。这次危机之所以可以分成这样三个比较清晰且相隔时间较长的阶段,是因为这时期的危机在各行各业间的传导速度还比较缓慢。就这场危机的特征而言,西方学者喜欢称它为传统的农业危机和资本主义危机的结合。在这场危机中,英国虽然绝非不受(世界贸易衰退的)影响,但利用它在市场年的支配地位及其更老练的财政制度,有能力抗击这次危机的种种最坏的影响。英国较早摆脱危机,在于它的经济力量强大,特别是它强大的金融体系有能力在必要时向较不发达的国家转嫁危机。——摘编自王加丰《试论1847年欧洲经济危机

——主要以英、法两国为例》

材料二   1929—1933年的大萧条,使一战后重建的世界金融体系陷入紊乱,国际贸易市场处于封闭割裂状态。为摆脱危机,各国起初“各自求生”,采取“以邻为壑”的措施与政策:在金融方面,多国放弃金本位,导致战后重建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陷于瘫痪;在国际贸易方面,多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严格的贸易限额、结算协定等自卫措施。在实施金融、贸易保护措施的同时,国际社会也展开了有限合作。为稳定世界金融.消除国际贸易障碍,国际联盟于1933年6月发起召开了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企图通过与美国合作恢复世界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但这次会议因为各种因素未能成功,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政治形势从此恶化。

——摘编自金卫星《1929—1933年大萧条与伦敦世界经济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46—1848年欧洲经济危机的特点,并分析英国较早克服危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29—1933年大萧条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措施。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有关史实,谈谈材料涉及的两资经济危机对当今世界应对经济危机的启示。
2020-08-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罗斯福上台后,在国会的支持下,通过一系列法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然而,1935、1936年,《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相继被最高法院宣布违宪。罗斯福因此在1937年提出“填塞法院计划”(扩充大法官人数),但最终失败。此后,最高法院再也没反对过新政立法。这充分说明
A.三权分立体制制约了美国新政B.新政的最大阻力来自联邦法院
C.美国的司法体系较为保守D.罗斯福新政中充满博弈和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83年以后,美国逐渐推行“功绩制”,即通过考试考核的方法来选拔管理文官。1933年2月,罗斯福总统大力推行“政治庇护制”,即直接用政治手段直接任命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及学者为文官。材料可用来印证美国
A.危机期间失业问题的严重B.摆脱经济危机的迫切性
C.行政权不受立法权的制约D.国家干预取代自由放任
2017-05-17更新 | 537次组卷 | 38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010·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如图所示的曲线反应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2016-11-18更新 | 217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林伟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